科学前沿
- 改写指南!这类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转化治疗使用抗EGFR单抗联合两药化疗足够2024年5月1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李宇红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IRI对比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作为RAS/BRAF野生型初始不可切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转化治疗(TRICE研究):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PLOS MEDICINE。本研究为RAS/BRAF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如何选择抗EGFR单抗为基础的转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指导建议。研究结果写入了《2024年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对于RAS/BRAF野生型初始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CR05-112024
- 2024OESO丨中肿团队探索食管癌术后并发症预防新方法2024年4月23-26日,第16届世界食管疾病大会(OESO世界大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杨弘教授团队研究成果PLACE030研究被会议接收为Oral Presentation(口头汇报),并获得会议奖项Distinguished Abstract Award(杰出摘要奖)。 该研究为全球首个探索了纤维蛋白胶对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预防作用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和极大兴趣。硕士研究生李志超代表PLACE030研究团队于大会中作了题为“Fibrin sealant for prophylaxis of cervical anas05-082024
- 夏云飞、黄蓬团队发现鼻咽癌放疗抵抗新机制,可能成为提高放疗疗效的新靶点2024年4月8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夏云飞、黄蓬团队在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上发表题为“PPP1CC的高表达促进NHEJ介导的DNA修复,导致鼻咽癌放射抵抗和不良预后”的研究。该研究成果揭示了PPP1CC在鼻咽癌放疗抵抗中的关键作用。 临床上对于复发转移鼻咽癌的治疗仍是一个难点,5年存活率为20-40%。放疗抵抗是导致鼻咽癌复发转移的主要机制之一。识别与放疗反应相关的基因组特征,实现精准的个性化放射治疗,减少治疗相关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领域。研究结果表明了BRCC3-PPP1CC-Ku70轴可以通过NHEJ修复导致鼻咽04-202024
- 赵明教授团队提出小肝癌消融后长期随访的卫生经济学模式消融治疗是早期肝癌(≤3cm)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这种以根治为目的的治疗5年生存率在60%-70%,及时发现治疗后肝内复发病灶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然而,目前国际及国内学界在消融治疗后随访监测方案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这一背景下,赵明团队于2024年3月25日在国际胃肠肝病领域的权威期刊《美国胃肠病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JG/中科院1区TOP期刊,JCR-Q1)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小肝癌射频消融后十年的复查策略推荐:一项卫生经济学分析研究”的文章,该研究也是中肿首次在美国胃肠病学会官方杂志上发表的原创性学术论著。研究团队评04-102024
- 04-072024
- Cell在线发表中国肿瘤临床研究领域专题评述,来自中肿徐瑞华团队2024年3月28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受邀在国际学术权威期刊《细胞》(Cell)发表了题为“中国抗肿瘤药物研发与临床研究:挑战与机遇”的专家评述。 近些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创新能力飞速提升,临床研究水平也与国际接轨,新药发展迈向真正意义上的原研和创新方向,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该文深入剖析了中国在抗肿瘤药物研发和临床研究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通过这一专题评述,研究团队希望能够让世界更关注中国肿瘤临床研究的发展和贡献,也直面存在的问题挑战以及如何解决提高,进一步促进中国抗肿瘤新药研发与临床研究的健康发展,为全球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与机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抗肿03-292024
- 中肿新方案:张力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将引领肺癌EGFR 20ins靶向治疗新风向2024年3月20日,张力教授团队的肺癌创新性治疗研究“评价JMT101联合奥希替尼治疗携带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Ⅱ期临床研究(研究名称:BECOME研究,研究代号:JMT101-CSP-003)”成果在欧洲肺癌大会(ELCC)上以口头报告(编号137MO)形式呈现。作为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新方案,这一创新成果有望引领肺癌靶向治疗新风向,为众多患者带来福音。 BECOME研究为一项针对携带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患者的单臂、多中心、开放的Ⅱ期临床研究,该研究结果03-272024
- 前沿丨免疫治疗作为MSI-H直肠癌的治愈性疗法2024年3月18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丁培荣、张晓实、潘志忠教授领衔的多中心团队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官方杂志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在线发表了题为“抗PD-1治疗作为根治性疗法治疗错配修复蛋白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dMMR/MSI-H)直肠癌的长期结局”的文章。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关于dMMR/MSI-H直肠癌免疫治疗后采取观察等待策略样本量最大、随访时间最长的研究。 既往研究发现,dMMR/MSI-H局部晚期直肠癌对PD-1抗体具有极佳的响应性,病理完全缓解率高达55-67%,提示新辅助抗P03-25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