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
  • 张力团队破解肺癌耐药困局,全球首个肺癌TROP2 ADC获批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方文峰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表肺癌领域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TROP2 ADC的突破性研究成果(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该研究本月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公布关键数据后,时隔一周全文以快速通道模式(FAST TRACK)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值得关注的是,这是研究团队继今年4月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经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I/II期研究结果后,短短两个月内第二次登顶国际顶级期刊。
    06-30
    2025
  • 高危鼻咽癌怎么治,诱导or辅助化疗?麦海强团队提供新答案
    2025年6月18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麦海强教授团队开展“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比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治疗高危N2-3期鼻咽癌患者的随机三期临床试验”在国际顶尖肿瘤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在线发表。研究结果显示,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比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在无进展生存率未见明显差异,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能显著减少远处转移,而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能显著减少局部区域复发。该研究是国际上首次对诱导化疗和辅助化疗两种治疗模式进行头对头的比较,解答了对于高危局部晚期鼻咽癌,如何根据患者复发转移风险在同期放化疗的基础上选择诱导或辅助化疗模式提供了重要的
    06-19
    2025
  • 徐瑞华、王峰团队发现:三联CAP新方案破译实体瘤免疫微环境重塑难题
    2025年6月2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王峰教授团队在肿瘤学权威期刊《Cancer Discovery》(肿瘤发现)发表了题为“血管正常化增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在实体瘤中的抗肿瘤效应”的突破性研究(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该研究系统阐明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联合抗血管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协同作用机制,创新性提出“CAP三联方案”(HDACi+抗血管药物+PD-1抗体),为免疫治疗不敏感的实体瘤提供了潜在的耐药逆转新策略。
    06-06
    2025
  • Science发表!中肿康铁邦、武远众团队发现ASB7扩增型肿瘤患者可能是PARP抑制剂的潜在获益人群
    2025年5月3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康铁邦、武远众团队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ASB7是H3K9me3表观遗传的负向调控分子”的研究论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该研究揭示了ASB7扩增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并赋予肿瘤对PARPi敏感性,未来或可能为ASB7扩增型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05-30
    2025
  • 中肿胃癌与肺癌疗法亮相全球顶级肿瘤学术舞台
    2025年4月底,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在芝加哥召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项原创性临床研究入选大会口头报告。阮丹云副主任医师代表徐瑞华教授团队在临床试验研讨会专场展示了CLDN18.2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JS107治疗晚期胃癌的I期临床研究结果,为实体瘤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策略。赵洪云教授在最重磅的临床试验全体大会展示了新一代ROS1抑制剂JYP0322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突破性进展,值得一提是,该环节仅有两项来自中国的研究入选,这项口头报告是唯一的I期临床研究。
    05-19
    2025
  • Cancer Cell | 徐淼、李贵登、曹素梅团队通过TCR测序解码鼻咽癌免疫监视密码,突破早期诊断瓶颈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淼研究员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李贵登研究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曹素梅研究员团队,在Cancer Cell期刊在线发表题为“免疫测序鉴定鼻咽癌早期检测的T细胞反应的特征”的研究论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该研究首次通过大规模T细胞受体(TCR)免疫组库测序,锁定鼻咽癌特异性T细胞克隆,构建可提前6-12个月预警鼻咽癌发生的T-score模型,并揭示EB病毒(EBV)与肿瘤抗原双重识别的免疫监视机制,为鼻咽癌早诊与细胞治疗提供全新策略。
    05-0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