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
  • 突破治疗瓶颈!徐瑞华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有望改写晚期胃癌治疗格局
    2025年7月16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领衔全国多中心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了一项突破性临床研究成果:靶向CLDN18.2的抗体偶联药物SHR-A1904治疗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
    07-16
    2025
  • 张力团队重磅综述:肺癌新一代免疫治疗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过去几十年里,免疫治疗为肺癌治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突破,其中以靶向PD-1/PD-L1和CTLA-4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预后
    07-08
    2025
  • 难治性儿童肉瘤治疗出现转机!中肿团队找到抗癌药“黄金剂量”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翼鷟团队在Lancet子刊《eClinical Medicine》发表了安罗替尼治疗高危、复发或难治性儿童肉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一项开放标签、单中心、单臂、Ia/Ib期研究成果(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该研究首次在儿童肿瘤患者中探索安罗替尼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特征、药物暴露量与不良反应的关联性、II期推荐剂量和初步疗效,为儿童肉瘤患者应用安罗替尼提供了科学依据
    07-04
    2025
  • 张力团队破解肺癌耐药困局,全球首个肺癌TROP2 ADC获批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方文峰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表肺癌领域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TROP2 ADC的突破性研究成果(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该研究本月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公布关键数据后,时隔一周全文以快速通道模式(FAST TRACK)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值得关注的是,这是研究团队继今年4月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经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I/II期研究结果后,短短两个月内第二次登顶国际顶级期刊。
    06-30
    2025
  • Nature:曾木圣、钟茜团队发现EB病毒通用“钥匙”,感染机制认知被颠覆!
    2025年6月18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钟茜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发表了关于EB病毒(EBV)感染机制研究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06-24
    2025
  • 高危鼻咽癌怎么治,诱导or辅助化疗?麦海强团队提供新答案
    2025年6月18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麦海强教授团队开展“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比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治疗高危N2-3期鼻咽癌患者的随机三期临床试验”在国际顶尖肿瘤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在线发表。研究结果显示,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比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在无进展生存率未见明显差异,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能显著减少远处转移,而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能显著减少局部区域复发。该研究是国际上首次对诱导化疗和辅助化疗两种治疗模式进行头对头的比较,解答了对于高危局部晚期鼻咽癌,如何根据患者复发转移风险在同期放化疗的基础上选择诱导或辅助化疗模式提供了重要的
    06-19
    2025
  • 徐瑞华、王峰团队发现:三联CAP新方案破译实体瘤免疫微环境重塑难题
    2025年6月2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王峰教授团队在肿瘤学权威期刊《Cancer Discovery》(肿瘤发现)发表了题为“血管正常化增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在实体瘤中的抗肿瘤效应”的突破性研究(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该研究系统阐明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联合抗血管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协同作用机制,创新性提出“CAP三联方案”(HDACi+抗血管药物+PD-1抗体),为免疫治疗不敏感的实体瘤提供了潜在的耐药逆转新策略。
    06-06
    2025
  • Science发表!中肿康铁邦、武远众团队发现ASB7扩增型肿瘤患者可能是PARP抑制剂的潜在获益人群
    2025年5月3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康铁邦、武远众团队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ASB7是H3K9me3表观遗传的负向调控分子”的研究论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该研究揭示了ASB7扩增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并赋予肿瘤对PARPi敏感性,未来或可能为ASB7扩增型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05-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