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OESO丨中肿团队探索食管癌术后并发症预防新方法
2024年4月23-26日,第16届世界食管疾病大会(OESO世界大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杨弘教授团队研究成果PLACE030研究被会议接收为Oral Presentation(口头汇报),并获得会议奖项Distinguished Abstract Award(杰出摘要奖)。
该研究为全球首个探索了纤维蛋白胶对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预防作用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和极大兴趣。硕士研究生李志超代表PLACE030研究团队于大会中作了题为“Fibrin sealant for prophylaxis of cervical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McKeown esophagectomy for esophageal or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cancer (PLACE030)”的报告。
食管癌或食管胃交界癌的治疗模式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而术后吻合口瘘(Anastomotic leakage,AL)是食管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着患者的术后恢复,还导致了不良预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高达10-30%,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术后康复,故而如何降低其发生率一直是食管癌外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既往研究证据表明,术中应用纤维蛋白胶(fibrin sealant,FS)可能有利于降低AL发生率,但对其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目前仍缺乏高级别的临床证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杨弘教授团队创新性地开展了全球首个探索纤维蛋白胶对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预防作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总共纳入了来自中国6个中心的360例可切除食管或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在总体人群中,FS组AL发生率为7.3%,对照组为13.2%;而在未行新辅助治疗直接接受单纯手术患者的亚组分析中,FS组AL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FS组 5.9% VS对照组14.9%),单纯手术亚组中术中应用FS可将AL的发生率降低约10%。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开展,对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世界食管癌患者带来了福音,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并在OESO世界大会中获得会议奖项Distinguished Abstract Award。
OESO世界大会是食管疾病领域中最权威、历史最悠久的国际性会议之一,由世界食管疾病专业委员会(OESO)主办,每两年召开一次。自1984年举办的第一届世界食管疾病大会以来,OSEO共吸纳了来自85个不同国家的11000余名会员。OESO作为食管疾病领域中最著名的协作组织,通过以研究食管这单一器官为目标,联合相关19个专业学科的国际一流专家进行互动为宗旨,不断推动食管疾病研究领域的长足发展。
来源:胸科
文:李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