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手术麻醉科曾维安团队、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刘先国团队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晓龙团队揭示热伤害感受调控机制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体验,热、机械或化学刺激都可以使机体产生疼痛感觉和逃避反应,从而保护机体不受伤害。目前认为不同类型的刺激能激活感觉神经元细胞膜上不同的离子通道,将刺激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把这些信号传递到大脑,使机体感知不同的感觉。   2021年3月3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手术麻醉科曾维安团队、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刘先国团队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晓龙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题为“ATF4 selectively regulates heat nociception and contributes to kinesin-mediated
    03-29
    2021
  • 我中心张星教授团队研究出软组织肉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新方案
         软组织肉瘤是起源于间充质组织的一组异质性恶性肿瘤。转移性肉瘤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细胞毒药物阿霉素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然而,其预后仍然很差,仅有15-18%的患者达到了客观疗效,中位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4-6个月和16个月。虽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抗体目前在多种实体肿瘤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取得了惊喜的疗效,然而SARC028研究和其它一些早期研究结果则显示,除了一些特定的亚型如多形性未分化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等,对于PD-1抗体较为敏感,其他亚型的肉瘤对PD-1抗体尚无反应。随着PD-1抗体联合其他治疗方案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越来越多,在软组
    03-29
    2021
  • 血液肿瘤国际风险预后系统的精准优化系列研究
      导读:   血液肿瘤是实施精准治疗的重要瘤种,也是首次实现靶向治疗(砷、维甲酸、伊马替尼等)且部分血液肿瘤类型已经达到治愈或者接近治愈的肿瘤,这一切都归功于精准的分层和合适的靶点选择等等。我们选择目前仍认为是不可治愈的多发性骨髓瘤和治疗效果欠佳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进行研究,探讨免疫及代谢等可能影响血液肿瘤发生发展的因素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预后分层优化的可能性,以及寻找可能的新靶点。我院血液肿瘤科梁洋教授课题组及合作团队在本专业重要刊物连续发文,阐述骨髓微环境对于血液肿瘤预后分层的作用及可能的治疗新靶点。 第一项研究:   在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中,以代谢微环境为切入点,关注其是否可以
    03-22
    2021
  • 2020年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生物学行为及其分子机制、肿瘤分子流行病学与资源管理、肿瘤分子分型、抗肿瘤新药、肿瘤生物治疗。   为贯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建设方针,充分利用本实验室的学科优势和平台资源,促进实验室与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提高研究水平,现发布实验室2020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踊跃申请。     一、主要资助领域与方向   1.肿瘤发病机制研究 癌变过程中关键分子的基因结构、表达调控与肿瘤的早期诊断研究,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增殖、侵袭、分化、凋亡、自噬等信号转导调控网络研究,肿瘤基
    03-11
    2020
  • 陈敏山教授团队发现肝癌靶向药物疗效预测指标
         我国肝癌的年发病和死亡人数均占全球肝癌患者的一半以上,肝癌起病隐匿,发展迅速,大多数患者一经诊断已无手术机会。     以索拉非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是无法切除及转移性肝癌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然而肝癌的靶向药物自2007年上市至今一直缺乏明确的疗效预测指标,导致患者无选择性地使用费用高昂的靶向药物,部分患者疗效不满意,寻找可靠的靶向药物疗效预测指标是临床的迫切需求。     陈敏山教授团队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庄诗美教授团队合作,历经5年多的努力,通过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0-2017年间接受索拉非尼治疗以及对照组共293例患者(队列1)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患者肝
    01-28
    2019
  • 中肿医学科学家发现EB病毒致癌的新机制
           EB病毒研究有新进展!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贝锦新和曾益新课题组首次发现NK/T细胞淋巴瘤中EB病毒的特征图谱,其重要疾病特异序列特征和分子事件,提示EB病毒致病机制可能类似于HPV和HBV,通过病毒基因整合插入致宿主基因表达干扰,进而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新机制。       2018年12月13日,该研究以题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EB病毒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图谱”的研究成果被直接接受并快速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子刊《白血病》(Leukemia,IF=10.023)上。   NK/T细胞淋巴瘤好发于鼻咽部位,是一类高发于亚洲和南美洲的恶性淋
    01-28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