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微小病灶难逃“火眼金睛”,内镜筛查立大功谈及此次在中肿的就医感受,李奶奶及家属真的是又“惊”又“喜”。罹患恶性肿瘤固然惊恐,但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也算是“意外之喜”。李奶奶的家人激动地表示,“如果没有中肿医生的‘火眼金睛’,后果真是不堪设想,非常感谢中肿给了我们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2月前,年近七旬的李奶奶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完成了“癌症风险因素测评”,结果提示李奶奶存在上消化道癌症的高危因素,随后参加了“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在中肿行胃镜检查过程中,内镜科夏贤峰博士及高晓燕医生在李奶奶的胃体大弯侧发现一处直径约6mm的息肉样隆起,表面粗糙且伴有糜烂。虽然病灶很小,但鉴于内镜下异常表现及职业经验判断,该处病变还是引起了医生的03-052024
- 接续奋斗,筑梦未来!防癌体检健康管理中心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日迈月征,朝暮轮转,旧历已成昨,万千轻舟过。转眼间2023年已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一年里,防癌体检健康管理中心在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再创佳绩。2月29日下午,防癌体检健康管理中心召开2023年度科室总结会。科室主任刘宇英、支部书记李艳红分别从科室工作层面及党支部工作层面汇报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为2023年的辛勤努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刘宇英主任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主题,汇报了医疗业务、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果;对科室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对2024年的工作进行了规划和展望,期许全体工作人员能在新的一年里共同携手前行,再创佳绩。 回眸追光启新思03-052024
- “1249”!中肿定下这个高质量发展战略3月2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24年度工作会议暨第九届教职工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大会以“勇立科技创新潮头,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肖海鹏到会致辞,中国工程院陈香美院士、江涛院士受邀作主题分享。中心党政班子、中层干部、科主任导师、单病种首席专家、主诊教授、优秀人才代表、职代会常设委员会委员及代表、新员工代表、中肿甘肃医院相关负责同志等参加了会议。管忠震教授、万德森教授、戎铁华教授、廖振尔教授等老领导出席会议。 大会主会场及各院区分会场 肖海鹏常务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肿瘤防治中心60周年院庆,在多年的发展中,中心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推进医教研管防全面03-022024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60周年院庆公告(第一号)时光荏苒,岁月流芳。1964年,在首任院长谢志光、首任所长梁伯强、首任副院长廖月琴等院所先驱的带领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前身——华南肿瘤医院、中山医学院肿瘤研究所相继成立,成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肿瘤医院之一,肩负起肿瘤防治的时代重任。六十载春华秋实、风雨兼程,一代代中肿人始终不忘初心,以“征服癌症,造福人类”为己任,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杰出贡献。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六十年来,中心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诚实、友爱、敬业、创新”的院训精神薪火相传,“幸福、同心、奋斗”的中心文化历久弥新。今日的中肿,综合实力稳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03-022024
- 02-272024
- 腹膜后肿瘤怎么办?中肿专家助力“拆弹”“发现腹膜后肿瘤后我非常害怕,在多家医院就诊都难以明确诊断,并被反复告知手术切除肿瘤难度和风险极大,无法进行手术,我一度感到绝望。没想到经过董培副主任医师的仔细评估并手术后,不仅切除了肿瘤,而且手术后康复非常顺利,这让我对以后的生活又充满了信心”。手术后顺利康复的李女士(化名)脸上洋溢着笑容。 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方案难定 35岁的李女士在2023年1月份体检时被查出自己长了一个腹膜后肿瘤,随即前往当地医院就诊,CT检查结果显示:腹膜后肿瘤大小约6.4*6.1cm,包绕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并将胰腺推压向前,向上和肝脏及门静脉也关系紧密。当地医院医生告诉李女士,这个腹膜后肿瘤位置很特别02-222024
- 02-2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