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 抓紧抓实抓细!中心召开全院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议
           中心召开全院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议   2021年8月23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召开全院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议。会议传达了上级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精神,并就做好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以科室线上集中参会(50人内)为主与收看直播为辅的方式进行,全体师生员工、第三方驻场人员参加会议。徐瑞华院长、武少新书记、何韵副书记、孙颖副院长出席会议。会议由刘卓炜副院长主持。           会上,刘卓炜副院长首先讲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直都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大家在既往工作中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为阻断病毒传播和救治肿瘤患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动态调整
    08-24
    2021
  • 神经外科、实验研究部开展联合学术MDT研讨会
           为了促进神经外科学科发展,凝练科学问题,更好地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神经外科与实验研究部联合学术MDT研讨会于2021年8月19日下午在神经外科学习室召开,研讨会在线上进行同步直播。本次研讨会由神经外科牟永告主任、实验研究部朱孝峰主任牵头,神经外科党支部及实验研究部党总支部举办。        会议伊始,曾木圣副院长、陈忠平教授、朱孝峰主任、牟永告主任分别致辞。他们表示,神经外科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临床工作量效在全国肿瘤医院名列前茅,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次研讨会旨在增进神经外科与实验研究部的相互了解,创造合作机会,进一步提高神经外科的科研水平。”
    08-23
    2021
  • 顶级期刊NatureMedicine发布徐瑞华教授本土新药+中国方案研究成果
         2021年8月2日,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教授为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麦海强教授和陈秋燕教授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在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文章特瑞普利单抗或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鼻咽癌的多中心随机III期临床研究,公开了本土创新药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III期研究(JUPITER-02研究)成果。今年6月,徐瑞华院长就该研究应邀在全球肿瘤领域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全体大会作为首个中国学者的全体大会主题发言。   鼻咽癌(NPC)俗称“广东瘤”,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病率较低,但在中国南方和东南
    08-05
    2021
  • 广东首位援疆肿瘤病理医生林素暇:发挥病理诊断的“金标准”作用,因地制宜补短板
         她是一位肿瘤病理医生,在从事病理工作30年,为无数肿瘤患者进行病理诊断;她又是一位肿瘤患者,2014年体检发现乳腺癌,凭借乐观的态度和专业的治疗,目前已经达到痊愈标准;她还有心肌病的家族史,却不顾亲朋和同事的劝告,义务反顾地来到海拔近1300米的新疆喀什进行对口支援。她就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林素暇副主任医师。   “作为中肿党员医生,应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造福更多的患者。”林素暇说。          今年三月,林素暇启程援疆    因地制宜补短板,使命担当办实事     接到援疆任务后,林素暇主任虽然身在广州,但心却早已抵达喀什前方。为
    08-03
    2021
  • 对口帮扶再发力!中肿第七批下沉人才出征
         为了更好地做好下沉帮扶工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第七批下沉人才近日陆续出征。出征前,中心于7月30日召开第七批优秀卫生技术人才下沉工作座谈会,总结、回顾既往下沉工作情况并对接下来的下沉工作进行部署。会议由医务处韦玮处长主持,中心党委武少新书记、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往届下沉人员代表及第七批下沉人员出席本次会议。       中心第七批下沉工作座谈会召开     中心第六批优秀卫生技术人员下沉完成对口帮扶工作,于7月22日归来。此前,武少新书记、韦玮处长、周峰副处长、戴军进副处长一行专程到各受援医院慰问中心下沉人员,了解其工作动态并听取受援医院反馈意见。     武少新书记等
    08-03
    2021
  • 欢迎新中肿人!核医学科开展迎新活动
           近日,核医学科的11名医师顺利入职,为迎接新生力量、规划科室新发展、促进建设新目标,核医学科在黄埔院区开展了迎新活动。 新院区 新发展        核医学科副主任张旭和护理组长冯曲丽、博士后张晓飞等带领新同事们参观科室在黄埔院区的布局。张旭副主任详细介绍了各个办公区域、PET/CT和SPECT/CT机房配置、病房环境的情况,冯曲丽组长介绍了检查患者的就检流程及病区患者的住院流程,张晓飞博士后介绍了回旋加速器、小动物PET的环境布局。       新同事们在参观中赞不绝口,为有这样的环境设施而自豪,更坚定了要认真工作与学习,为科室和医院做贡献的决心。  张旭副主任介绍病
    08-03
    2021
  • 更新重症收治观念,中心重症医学科合力提升抗癌效果
           7月23日至25日,天津市第四届肿瘤重症医学大会暨第四届肿瘤重症感染临床诊治进展高峰论坛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的肿瘤重症医学专家,围绕重症感染、新型抗肿瘤治疗所致的重症、重症诊疗技术以及重症护理等方面进行了热烈交流。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马刚教授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了肿瘤危重症病人收治的实践和思考,中肿重症医学科何新荣副主任医师介绍了多学科协同救治肿瘤重症病人的理念。        近年来,抗肿瘤治疗新疗法新药物进展迅速,治疗效果持续提升,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可控可治的慢性疾病,肿瘤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
    07-30
    2021
  • 盐酸安罗替尼联合STUPP方案治疗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随机、双盲、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2021年6月1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召开“盐酸安罗替尼胶囊联合STUPP方案对比标准STUPP方案治疗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随机、双盲、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启动会。中肿神经外科、放疗科、病理科和影像科的专家参加了本次启动会议,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在线上参会。会议由本研究项目PI中肿神经外科陈忠平教授主持。   陈忠平教授首先介绍了目前GBM治疗的现状与不足,同时向参会专家说明了本研究项目的先进性及重要临床意义。目前,GBM的治疗多参照标准STUPP方案(术后替莫唑胺胶囊同步放化疗加替莫唑胺胶囊化疗),但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中位PFS为6.9个月,中位OS为14
    07-21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