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 中肿放疗科专家牵头制定的CT模拟定位技术临床操作指南正式发布随着精准放疗设备的普及,肿瘤放射治疗师对于设备的规范操作变得日益重要。2021年4月10日,在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放疗技术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专业委员会的共同关注和指导下,汇聚全国15家医院众多专家智慧的《CT模拟定位技术临床操作指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会在杭州西子湖畔举办。这份临床操作指南中国专家共识的全稿将于2021年6月由《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刊发。 《CT模拟定位技术临床操作指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会开幕 CT模拟技术的发展历史 19世纪80年代,高尔文(Galvin)等人阐述了CT模拟机的关键构造,而后逐渐形成了集成诊断型CT机06-092021
- 守土有责,再为打赢广州防疫硬战注入中肿力量与病毒赛跑,广州疫情防控再升级!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中肿自上而下、自内而外,从快从严从实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政策。与此同时,作为国家级医疗队,中肿为广州打赢防疫硬战再增中肿力量,于6月4日再派150名核酸采集队员支援越秀区、黄埔区核酸采集点。 守土有责,防疫工作是当前的核心要务 6月4日上午11:30,中心党政班子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会上,徐瑞华院长、武少新书记、刘卓炜副院长严密部署中心疫情防控和支援广州抗击疫情相关工作。 徐瑞华院长指出,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中心每位员工必须尽心尽责落实防疫的每个环节要求。他倡议中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发扬06-072021
- 基础碰撞临床,头颈科MDT汇聚“最强大脑”探索科研新潮为加强临床科室与平台科室合作,进一步提高中心头颈外科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水平,2021年5月22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主任杨安奎教授与实验研究部主任朱孝峰研究员共同组织召开了基础与头颈科临床研究MDT研讨会。 会上,实验研究部主任朱孝峰研究员、鼻咽科主任麦海强教授、头颈科副主任刘学奎教授和临床研究部李济宾教授四位大咖进行了专题报告。 实验研究部主任朱孝峰研究员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情况,并欢迎临床的各位教授、医生和研究生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进行科研工作,充分发挥研究部的大平台支撑作用,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解决临床问题。他结合06-042021
- 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黄埔院区实验动物中心通过使用和生产许可证评审在医院领导及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近日,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黄埔院区实验动物中心(简称动物中心)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组织的专家团队的现场评审,获得了生产和使用许可。 5月18日上午,动物中心的工作人员再次检查了屏障内外的各项设施,认真安排评审工作。省科技厅实验动物监测所邓少嫦部长带队,五名省内实验动物领域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动物中心生产、使用许可证申请事项进行现场评审。 评审会上,曾木圣副院长、朱孝峰主任代表我院对评审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朱孝峰主任介绍了我院实验动物中心的基本情况,曾木圣副院长代表医院接受专家对实验动物相关法律法规的考06-042021
- 党史学习教育│肿瘤防治中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会5月27日上午,肿瘤防治中心党委组织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会,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浩教授受邀在中心越秀院区1号楼做专题党课宣讲。黄埔院区内同步进行视频直播。中心副处以上干部、各党支部支委代表等近60人参加了本次专题党课。 张浩教授做专题党课 张浩教授的授课主题为《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与初心使命——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他以毛泽东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为引,介绍了党的历史分期,并结合丰富的史料系统而生动地讲述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辛且光辉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诞生于特殊的思想条件、阶级条件和组织条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06-032021
- 康铁邦研究员团队在骨肉瘤肺转移方面实现新突破骨肉瘤是比较罕见的恶性原发性骨肿瘤,主要发病人群集中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骨肉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成骨细胞发生恶性转化,产生不成熟的骨质或者类骨质组织,容易发生肺部转移,恶性程度高,近三十年来,复发或者肺转移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一直没有得到提高,仅为20%左右。但是目前关于骨肉瘤转移的具体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康铁邦研究员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隋建华研究员团队研究发现,骨肉瘤中融合蛋白Rab22a-NeoF1可通过结合热休克蛋白HSP90从而被包裹外泌体中,促进肺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及该融合基因阴性的细胞中RhoA活化,从而促进骨肉瘤细胞的肺转05-282021
- 学史力行!徐瑞华院长为内科党总支部讲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5月26日中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党委副书记徐瑞华在越秀院区2号楼内科学习室,为内科党总支部的党员们讲了一堂主题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内科党总支部黄埔院区的党员们通过线上同步听课。 党课现场 党课上,徐瑞华院长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去的奋斗路,瞭望前方的奋进路,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05-282021
- 七名中肿博士后入选“博新”计划近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示了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拟入选人员名单,此次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7名博士入选,创历史新高。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设立的旨在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支持计划,每年入选人数400名,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 自2021年博新计划申报通知发布后,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在各方面予以指导以及大力支持。中心人事处通过扩大宣传,动员教授推荐优秀博士等方式积极组织申报,并在申报人申报过程及时答疑解惑,认真审核05-2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