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 中肿12位医学科学家入选爱思唯尔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2021年4月22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徐瑞华教授等12位医学科学家上榜。  榜单上,共有4023名各学科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在中山大学入选的90位学者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有12位医学科学家入选。徐瑞华教授、马骏教授、曾木圣教授、符立梧教授、陈敏山教授、谢丹教授、邵建永教授、宋立兵教授、黄蓬教授、张力教授、关新元教授等11位入选临床医学领域“高被引”榜单,黄文林教授入选基础医学领域“高被引”榜单。      依托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
    04-25
    2021
  • 关爱生命,科学防癌——“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生物治疗、黑色素瘤与肉瘤义诊顺利开展
           2021年4月15日-21日是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旨在广泛倡导发挥家庭在防癌抗癌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家庭关爱的理念,推动以家庭为单位,成员间相互支持,共同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定期防癌体检,关爱陪伴患癌家人,促进家庭健康和谐,切实降低癌症带来的家庭负担和社会危害。 义诊现场        为积极响应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广东省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委会、广东省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委会与广东省抗癌协会肉瘤专委会于4月15日下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越秀院区1号楼1楼大堂举办生物治疗、黑色素瘤与肉瘤义诊
    04-19
    2021
  • 重症支持新理念,肿瘤救治最前沿----聚焦第四届中国肿瘤重症医学大会
         中国抗癌协会(CACA)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全国学术大会于2021年4月9-1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CACA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协办,以“整合与提升”为主题,在原有肿瘤重症医学整体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整合医学的理念。CACA副理事长季加孚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会长杜斌教授、CACA学术部部长石汉平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CACA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东浩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肿瘤重症医学专家,通过主旨发言、专题讲座、论文交流、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针对肿瘤患者的特点、新型热点治疗
    04-15
    2021
  • 以督导提质量,以交流促发展,两广携手提升鼻咽癌精准筛查水平
           鼻咽癌高发于中国南方,尤其是两广地区的西江流域。为优化鼻咽癌筛查策略,提高筛查效益,降低高发区人群的疾病负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孙颖教授团队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发区鼻咽癌筛查新技术研发及方案优化的研究”项目,其中由预防研究科曹素梅团队联手两广地区的7个国家级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点打造大规模鼻咽癌筛查人群队列。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和苍梧县鼻咽癌防治所作为全国最早的鼻咽癌早诊早治基地,也是本项目的重要现场点。研究计划通过在3万现场人群中应用新型、无创的精准筛查技术,进一步提高阳性人群的鼻咽癌检出率和早诊率。为加快筛查进度,保证筛查质量,促进项目点间的合作交
    04-14
    2021
  • 泌尿外科尿路上皮癌规范化诊疗开展精英班培训
           清明节后的第一天,中肿泌尿外科尿路上皮癌单病种团队随即展开第一届尿路上皮癌规范化诊疗精英班的培训工作。         第一期精英班历时4天(4月5日至8日),包括三天的手术演示、一天的多学科诊疗(MDT)学习实践和临床实践、院区科室环境及灌注室参观,日程安排紧凑,内容涵盖尿路上皮癌的影像、病理、分子诊断、核医学诊断,BCG膀胱灌注实操,造口规范操作演示,以及外科手术、肿瘤内科、放疗、介入等治疗。  培训现场        三天的手术演示(周一、周二、周四)覆盖了膀胱癌、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常见手术术式,展示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传统腹腔镜/以及开放性根治性全膀胱切除
    04-14
    2021
  • 提高院感管理,筑牢安全屏障黄埔院区组织首次医院感染管理专题培训讲座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确保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传染病和医院感染病例,同时促进并完善黄埔院区的传染病上报、死亡证签发及院内感染等网络信息报告管理工作,2021年4月2日上午,黄埔院区医务办公室组织专题培训,为及时、有效地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为患者安全和黄埔院区的医疗质量保驾护航。        专题培训中,医院感染管理科分别从《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签发的流程、传染病上报及医院感染上报三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一是强调传染病“首诊责任制”,即由首诊医生负责上报,甲
    04-13
    2021
  • 精彩纷呈!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速览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数万名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2021年我们要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肿瘤防治工作,在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来临之际,我们共同致力于肿瘤防治宣传教育,普及科学防癌理念,做好肿瘤患者坚强的后盾。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广东省抗癌协会积极响应中国抗癌协会的号召,将于2021年4月15-21日开展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活动,点亮抗癌之路,助力健康中国,为公众及患者献上权威、精准、通俗的防癌科普知识。本次肿
    04-13
    2021
  • 蔡清清教授团队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创建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预测模型指导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精准预后判断和早期患者治疗决策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好发于亚洲及拉丁美洲,在我国占所有淋巴瘤病例的15-30%。 ENKTL临床表现及预后具有明显异质性,当前预后评价系统多基于临床及病理特征,而基于临床分期制定的治疗方案无法满足个体化诊疗的需求。       2021年3月16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蔡清清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血液学期刊《Blood》上发表了题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预测模型”的文章。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清清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田小朋副研究员、马淑云博士,美国杜克大学Ken H. Young教授,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Choon
    04-13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