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专栏
  • 侵袭性念珠菌病早期经验性诊疗的临床思维
    转自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  陈佰义教授  来源 SIFIC感染视界 微信公众号        念珠菌病(candidiasis)是由各种致病性念珠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肿瘤化疗、器官移植、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等危险因素增多,侵袭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研究表明,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明显改善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预后,而治疗延迟则明显增加病死率。但如何能够做到恰如其分的早期经验治疗,又不过度使用抗真菌药物?早期诊断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何时启动经验性治疗?选择抗
    12-06
    2021
  • 抗Xa检测简介
    附件下载:抗Xa检测简介
    09-13
    2021
  • 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指标的解读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转移能力强,但由于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缺乏足够灵敏的诊断筛查手段,使得相当一部分肝癌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这是导致肝癌病死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目前最常用的肝癌检查组合是影像学检查结合血清标志物AFP,但对于早期诊断仍然不足,漏诊率还是较高。近年来,新的肝癌指标-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进入我们的视野。Pivka-II是血液凝固因子的第II因子体,在肝细胞癌中出现特异性上升。为与AFP无关的辅助标记物,在肝细胞癌诊断及治疗效果判定中作为标记物进行检测,主要用于对以确定的肝癌患者
    06-28
    2021
  •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临床应用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一种新的心肌缺血标志物。多方面研究证明,IMA可敏感的反映心肌缺血状况,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指导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检测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   传统的生物标志物如cTn、Myo、CK-MB只有在心肌发生坏死时才升高,但这时已给患者带来了不可逆的病理损害。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反映心肌缺血的早期敏感的生化指标用于早期诊断,而IMA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ACS早期诊断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IMA在心肌缺血后数分钟内即迅速升高,是心肌缺血发生后到发生细胞坏死之前的一个非常早期的指标,与其它反映心肌梗塞的的指标
    03-24
    2021
  • 不可不看:肿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实验室检查何霞
           凝血功能障碍与出血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肿瘤患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约50%的患者在其患病的过程中产生凝血功能异常,包括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出血的问题。   血栓 ·静脉血栓事件        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是癌症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生率15%,是非癌症患者的4-7倍,因此目前临床中约有20%的VTE事件与肿瘤相关。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机制包括:血流游滞、高凝状态、血管损伤(化疗和手术)三大诱因。肿瘤除了因自然病程进展而导致死亡外,癌症相关血栓(CAT)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第二原因。 ·动脉血栓事件        虽然现在对肿瘤
    07-03
    2020
  • 反向梅毒筛查血清学检测流程
    (文/吴棉涛 校审/戴淑琴)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 pallidum)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苍白螺旋体侵入机体可产生两种抗体,心磷脂(cardiolipin)抗体,及密螺旋体抗体。常用的血清学试验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每类下面又有很多种不同的检测方法,不同的试验出现阴性或阳性结果时如何处理以及如何向临床解释,是每一个检验人员都将面临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两类梅毒血清学试验及两种不同的梅毒筛查流程。   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 )、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
    03-30
    2020
  • 侵袭性真菌病病原学非培养实验室诊断方法
      摘要     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与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早期、精确的诊断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而微生物病原体实验室检查是侵袭性真菌病诊断的必备标准。侵袭性真菌病病原学的非培养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真菌抗原和抗体检测、快速检测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不同的抗原抗体可用于不同真菌感染的诊断,而以PCR和二代测序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诊断技术前景光明,但其临床应用之路却任重而道远。联合应用多种方法可以提高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水平。     随着器官移植、肿瘤化疗、免疫抑制剂使用、侵袭性操作等不断增多,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
    12-02
    2019
  • 解读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
      我检验科自2013年底开展小细胞肺癌标志物ProGRP(胃泌素释放肽前体)项目, 2019年1月31日起将检测方法由ELISA变更为电化学发光法(双抗体夹心法),线性范围和精密度等检测性能优于酶联免疫法。近年来,ProGRP联合CEA,CY211,NSE指标为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和疗效检测提供更多的证据。下面我们来解读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胃泌素释放肽(GRP)是正常人脑、胃的神经纤维以及胎儿肺的神经内分泌组织存在的激素。小细胞肺癌细胞异常地产生大量的GRP,并且GRP可能刺激癌细胞生长。ProGRP是GRP的前体,并且不受标本溶血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是小细胞肺癌的标志物。  
    03-04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