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学科协作,挑战疑难脊柱多节段整块切除,再攀高峰
    2018年03月19日,对于辗转求医的脊柱肿瘤骆某来说,可能终生难忘,因为这一天他将接受多节段全脊柱肿瘤切除。38岁的骆某,来自广东省中山市,因腰背痛在当地医院检查确认胸椎骨巨细胞瘤,慕名选择就诊于我院骨与软组织科,王晋主任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后,认为该肿瘤巨大,累计第10胸椎至第1腰椎,并且有软组织肿块突入胸腔和椎管,直接手术出血多危及生命;建议先行靶向药物狄诺塞麦(Denosumab)治疗后,再行整块脊柱切除术(En-bloc)。经狄诺塞麦治疗4程后,复查CT和MR见治疗效果满意,肿瘤硬化明显。由于该肿瘤累计4个椎体,手术难…
    04-21
    2018
  • 第24届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之淋巴瘤大型义诊
          恶性淋巴瘤是我国十大高发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据2015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资料显示,淋巴瘤居男性肿瘤新发病率第八位,居女性肿瘤新发病率第十位。而我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表明,淋巴瘤目前居我国肿瘤发病率第八位(7/10万),病死率第十位(4/10万)年死亡达24527人。各国资料均显示淋巴瘤发病都有逐渐增长的趋势,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已经成为我国从事肿瘤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恰逢第24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于2018年4月15日-21日在全…
    04-20
    2018
  • 找差距,定目标,坚定向“三最一流”迈进——头颈科召开2018学科发展研讨会
      今年3月初,中心顺利召开了“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心领导分别从医疗服务、团队建设、学术研究、制度创新等方面做了详细报告,亦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实现中心“三最一流”的宏伟发展目标做了详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会后头颈科管理层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医院号召,认真总结会议精神,经过精心的筹备,于4月3日下午召开了头颈科学科发展研讨会,头颈科全体医护人员集中学习了中心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的相关精神并结合头颈科的实际情况就头颈科今后的学科发展进行了探讨和部署。 …
    04-20
    2018
  • 找差距,定目标,坚定向“三最一流”迈进——头颈科召开2018学科发展研讨会
      今年3月初,中心顺利召开了“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心领导分别从医疗服务、团队建设、学术研究、制度创新等方面做了详细报告,亦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实现中心“三最一流”的宏伟发展目标做了详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会后头颈科管理层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医院号召,认真总结会议精神,经过精心的筹备,于4月3日下午召开了头颈科学科发展研讨会,头颈科全体医护人员集中学习了中心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的相关精神并结合头颈科的实际情况就头颈科今后的学科发展进行了探讨和部署。 …
    04-20
    2018
  • 中心党支部换届完成!新时代、新队伍、新使命
      2018年2-3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党委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相关要求,统筹谋划,精心部署,稳步推进,顺利完成了中心党(总)支部架构调整和支部换届。新一届中心基层党组织设3个党总支部(下设10个党支部)和25个直属党支部,选举产生115名党(总)支部委员,其中党(总)支部书记36人。   紧贴实际设置支部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遵循十九大新修订的《党章》精神,结合国家大型公立医院巡查组、学校党建工作检查组对…
    04-17
    2018
  • “抗癌路上,你我同行”——第24届广东省肿瘤防治宣传周正式启动
      4月16日下午,第24届广东省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顺利举行。这是中山大学肿瘤中心与广东省抗癌协会连续第24年联合主办该项活动。在启动仪式上,来自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艺术团的肿瘤康复者与现场医护人员进行了精彩歌舞表演,为肿瘤病友鼓舞打气;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亦派出多病种专家团队开展系列防癌科普讲座,并现场向省内17家医院代表赠与有关抗癌故事、心理疗愈系列图书,旨在为更多肿瘤病友送上防癌知识与祝福。 活动现场背景:提高群众意识,肿瘤防控刻不容缓…
    04-17
    2018
  • 【多学科协作】挑战疑难,胃癌复发患者重获新生
      2018年3月7日,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过是平凡的一天,而对于胃癌复发多次手术、化疗辗转求医的患者马某来说,却足以铭记终生。  57岁的马某,来自浙江省温州市,3年前,因上腹部不适在温州当地医院检查时确诊胃癌,后辗转上海多家医院,先后经历了腹腔镜探查、腹腔灌洗、新辅助化疗、开腹根治性手术、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及感染、辅助化疗等非常复杂的治疗过程。患者及家人在治疗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多学科协作 胃癌复发患者重获新生  然而天不如人愿,在术后短短一年后,马某就发现了十二指肠残端…
    04-13
    2018
  • 第十届中国乳腺癌诊疗新进展学习班第一轮通知
    附件下载:第十届中国乳腺癌诊疗新进展学习班第一轮通知
    04-10
    2018
  • 【关注.专科联盟】中肿泌尿专家助力基层医院成功诊治疑难阴茎癌病例
      (泌尿外科报道)我院泌尿科专家尧凯教授、郭胜杰医生在周芳坚主任指导下,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人民医院一例疑难阴茎癌病例成功完成手术治疗。   病人梁伯今年71岁,长期双目失明并有糖尿病,4个月前外院手术后切口愈合不佳,并出现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就诊时病人整个阴茎溃烂直至根部,伤口流脓、恶臭和疼痛,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最大径约10cm。病人和家属都非常痛苦,处于近似绝望状态。   患者住院期间顺德人民医院泌尿科组织了院内会诊,认为该手术难度大,需要请上级医院会诊指导治疗。适逢我院泌尿科郭胜杰博士驻点技术支持该院,他对患者病情…
    04-10
    2018
  • 挑战疑难、多学科协作,助胃癌复发患者重获新生——记我院胃外科一例疑难患者的就诊之路
    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  2018年3月7日,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过是平凡的一天,而对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外科的患者马某来说,却足以铭记终生。  57岁的马某,来自浙江省温州市,3年前,因上腹部不适在温州当地医院检查时确诊胃癌,后辗转上海多家医院,先后经历了腹腔镜探查、腹腔灌洗、新辅助化疗、开腹根治性手术、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及感染、辅助化疗等非常复杂的治疗过程。患者及家人在治疗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忍受了巨大的痛苦。然而天不如人愿,在术后短短一年后,患者就发现了十二指肠残端旁及门腔间隙淋…
    04-09
    2018
  • 我中心赵明教授团队在《Gut》和《JournalofHepatology》上相继发表进展期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原创性成果
      原发性肝癌早期难以发现,发现后往往进展迅速,被称为“癌中之王”。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俗称:乙肝”--感染大国,部分患者会因治疗不当导致疾病逐渐加重为乙肝肝硬化,最终转变为肝癌。虽然近20年来乙肝疫苗接种和抗乙肝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每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约78万,其中约一半以上发生在我国。其中,以进展期肝细胞癌居多(25%-70%),死亡率居高不下,未经治疗者生存期约为3~4个月。   当前,索拉非尼(多吉美,一种口服靶向治疗药物)是我国和国际权威指南推荐用…
    04-08
    2018
  • 我中心赵明教授团队在《Gut》和《JournalofHepatology》上相继发表进展期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原创性成果
      原发性肝癌早期难以发现,发现后往往进展迅速,被称为“癌中之王”。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俗称:乙肝”--感染大国,部分患者会因治疗不当导致疾病逐渐加重为乙肝肝硬化,最终转变为肝癌。虽然近20年来乙肝疫苗接种和抗乙肝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每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约78万,其中约一半以上发生在我国。其中,以进展期肝细胞癌居多(25%-70%),死亡率居高不下,未经治疗者生存期约为3~4个月。   当前,索拉非尼(多吉美,一种口服靶向治疗药物)是我国和国际权威指南推荐用…
    04-08
    2018
  • 肿瘤防治中心召开传达学习2018年中山大学春季工作会议精神报告会
      4月4日上午,肿瘤防治中心召开传达学习2018年中山大学春季工作会议精神报告会。会议旨在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好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中心“三最一流”建设,为早日实现世界一流癌症中心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肿瘤防治中心全体党政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大PI等人员参加了会议。   徐瑞华院长首先传达了罗俊校长在春季工作会议上的大会报告精神。罗校长在报告中强调,对新时期的中大新的定位、新的格局和新的观念需要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在定位上,中大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04-04
    2018
  • 2018儿童淋巴瘤会议第二轮通知
    附件下载:2018儿童淋巴瘤会议第二轮通知
    04-04
    2018
  • 中肿骨软科建科1周年回顾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自2017年3月建科至今已有1周年了! 感谢医院领导和相关科室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病友们的信任,本科室蹒跚起步,逐渐在摸索中成长,在临床、科研方面取得了如下成绩:脊柱肿瘤方面: 采用超声骨刀、诱发电位监测以及射频止血系统等新技术和先进设备,顺利完成胸、腰椎肿瘤单椎体en-bloc切除、三椎体en-bloc切除、脊柱肿瘤的矢状位切除等手术,实现了脊柱肿瘤的整块切除,大大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进一步降低局部复发率和改善临床预后。另外,我科与我院强大…
    04-01
    2018
  • 韩国三星医疗中心(SangsungMedicalCenter)HyunchulRhim教授来我院微创介入科访问交流
     2018年3月5日至3月9日期间,来自韩国三星医疗中心(Sansung Medical Center)Hyunchul Rhim在我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度访学及交流。    Rhim教授是韩国首尔成均馆大学(Sungkyunkwan University)医学院以及三星医疗中心放射科的教授,在肿瘤消融领域世界知名,是国际知名学术期刊Radiology及Hep…
    03-29
    2018
  • 中心林桐榆、宋立兵教授同时囊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月26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李希主持会议,省长马兴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省政协主席王荣出席会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梅开二度,林桐榆教授领衔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个体化诊治策略的创新和引用”项目、宋立兵教授领衔“食管鳞癌肿瘤微环境的调控机制及其功能研究”的研究成果同时斩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据了解,2017年度省科技奖共246项(人),其中突出贡献奖2人,特等奖1项、一等奖30项。获奖项目充分体现了我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
    03-27
    2018
  • 中心林桐榆、宋立兵教授同时囊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月26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李希主持会议,省长马兴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省政协主席王荣出席会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梅开二度,林桐榆教授领衔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个体化诊治策略的创新和引用”项目、宋立兵教授领衔“食管鳞癌肿瘤微环境的调控机制及其功能研究”的研究成果同时斩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据了解,2017年度省科技奖共246项(人),其中突出贡献奖2人,特等奖1项、一等奖30项。获奖项目充分体现了我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
    03-27
    2018
  • 徐瑞华教授团队实现晚期肠癌化疗新突破,改写国际指南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瑞华教授领衔的中日韩研究者团队开展了一项针对一线治疗失败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大型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AXEPT研究(研究号NCT01996306),旨在探讨改良的双药联合方案(卡培他滨+伊立替康,简称XELIRI)的疗效及耐受性。该研究首次证实改良的XELIRI有效且耐受性良好,并于近日通过快速发表通道(从投稿至文章接收仅1个月)在全球顶级肿瘤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在线发表(最新影响因子33.9分)。             …
    03-22
    2018
  • 徐瑞华教授团队实现晚期肠癌化疗新突破,改写国际指南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瑞华教授领衔的中日韩研究者团队开展了一项针对一线治疗失败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大型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AXEPT研究(研究号NCT01996306),旨在探讨改良的双药联合方案(卡培他滨+伊立替康,简称XELIRI)的疗效及耐受性。该研究首次证实改良的XELIRI有效且耐受性良好,并于近日通过快速发表通道(从投稿至文章接收仅1个月)在全球顶级肿瘤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在线发表(最新影响因子33.9分)。   肠癌流行病学和治疗现状   结直肠癌是世界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近10年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03-22
    2018
  • 韩非教授团队建立局部复发鼻咽癌再程放疗的预后模型成果发表于《临床肿瘤》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我国华南地区,起病隐匿,早期不易被发现,患者就诊时多属晚期。  随着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为代表的精确治疗应用于临床,原发鼻咽癌的疗效有了显著的提升,5年总生存率可达80%以上,这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可谓是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绩,这也是我国几代临床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成果。目前,仍有10-20%的患者出现鼻咽或颈部的局部复发,复发后的再治疗仍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除少数早期病例可以选择手术外,大多数局部复发鼻咽癌需接受再程放疗以期望达到治愈目的。…
    03-22
    2018
  • 03-22
    2018
  • 麦海强教授团队研究出治疗鼻咽癌的等效低毒新方案,在国际顶尖肿瘤学专业杂志《theLancetOncology》(柳叶刀.肿瘤)在线发表(最新IF33.9)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麦海强教授团队牵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冬平教授团队,共同开展了一项“奈达铂对比顺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非劣效、开放的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研究号NCT01540136),首次证实奈达铂可以替代顺铂同期放化疗,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了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毒副反应,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该研究结果于2018年2月28日在国际顶尖肿瘤学专业杂志《the Lancet Oncology》(柳叶刀.肿瘤)在线发表(最新IF 33.9)。麦海强教授及陈秋燕副教授为共同通讯…
    03-22
    2018
  • 麦海强教授团队研究出治疗鼻咽癌的等效低毒新方案,在国际顶尖肿瘤学专业杂志《theLancetOncology》(柳叶刀.肿瘤)在线发表(最新IF33.9)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麦海强教授团队牵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冬平教授团队,共同开展了一项“奈达铂对比顺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非劣效、开放的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研究号NCT01540136),首次证实奈达铂可以替代顺铂同期放化疗,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了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毒副反应,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该研究结果于2018年2月28日在国际顶尖肿瘤学专业杂志《the Lancet Oncology》(柳叶刀.肿瘤)在线发表(最新IF 33.9)。麦海强教授及陈秋燕副教授为共同通讯…
    03-22
    2018
  •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毛敏杰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是指存在于肿瘤患者外周血液循环中能够逃离宿主免疫杀伤而存活下来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从实体肿瘤中脱落、侵袭、进入血液循环是实现肿瘤远处转移的最初阶段,少数肿瘤细胞存活下来形成微小癌栓,并为最终形成肿瘤转移灶提供了可能,和肿瘤的进展、远处转移和复发有着密切的联系。计数外周血中CTC的数量,可应用于临床并作为远处转移的早期诊断、分期和临床治疗、个体化治疗、判断预后和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  CTC与肿瘤转移:目前肿瘤的…
    03-20
    2018
  • PET/CT与SPECT的区别以及辐射问题
    核医学科 李志健       与一般影像检查只有诊断功能不同,核医学包括诊断和治疗两方面的内容。治疗方面,是通过较大剂量的具有放射性的药作用于病灶,杀死病变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当然这种情况下附近的正常细胞也会受到伤害,这种治疗方法类似于放疗,应用比较多的有碘131治疗甲癌甲亢,锶89治疗肿瘤骨转移,敷贴治疗血管瘤等。  诊断方面,核医学检查目前主要的仪器有两种,SPECT和PET/CT(或PET/MR),它们的原理都是往身体里注入放射性的药…
    03-18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