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典型医案

2023-06-05

患者姓名:陈**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71.6.9

就诊日期: 2023.05.30 

 

发病节气:夏季

主诉:诊断梨状窝癌1月,化疗后3周

现病史:患者1月余前因“咽喉干燥、疼痛3月”就诊,04-21我院MR:左侧梨状窝软组织灶,考虑下咽癌可能性大,左侧杓会厌皱襞、左侧喉旁间隙、环后区、左侧甲状软骨受侵。颈部左侧II、IV、Vb区多发淋巴结,考虑转移可能性大。颈椎骨质改变,考虑退行性变可能性大。

2023-04-21喉镜:左侧梨状窝及左侧杓会厌皱襞见隆起型肿物生长,局部溃疡形成。会厌:粘膜光滑,会厌谷淋巴滤泡增生。杓会厌皱襞;左侧如上述,右侧粘膜光滑。杓间区:肿物累及。梨状窝;左侧如上述。声带:左侧声带固定,粘膜光滑;右侧声带活动良好,闭合佳,前后联合未见异常。

喉镜活检病理:(左侧梨状窝及左侧杓会厌皱起型肿物生长活检)镜下;粘膜鳞状上皮增生及非非典型增生,未除外局部恶变。

我院病理会诊:(左侧梨状窝及左侧杓会厌皱襞隆起型肿物生长活检)镜下:组织形态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粘膜鳞状上皮中至重度非典型增生,考虑局灶性癌变。活检组织少且局限,请结合临床及影像学综合考虑。免疫组化:p53(80%+),Ki-67(50%+)。

2023-05-08行C1白蛋白紫杉醇400mgd1+顺铂100mg (d1-3)+帕博利珠单抗200mg治疗,用药后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积极改善肝肾功能治疗后好转。

2023-05-30(C2)改为行白蛋白紫杉醇400mgd1+洛铂50mg+帕博利珠单抗200mg治疗。为行进一步治疗致我院就诊。现患者吞咽较为困难,咽部疼痛,精神、睡眠可,二便正常。

既往史:2021年12月食管中下段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粘膜剥离术。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

舌暗淡,隐瘀,苔薄白,脉沉。

辅助检查:04-21我院MR:左侧梨状窝软组织灶,考虑下咽癌可能性大,左侧杓会厌皱襞、左侧喉旁间隙、环后区、左侧甲状软骨受侵。颈部左侧II、IV、Vb区多发淋巴结,考虑转移可能性大。颈椎骨质改变,考虑退行性变可能性大。

2023-04-21喉镜:左侧梨状窝及左侧杓会厌皱襞见隆起型肿物生长,局部溃疡形成。会厌:粘膜光滑,会厌谷淋巴滤泡增生。杓会厌皱襞;左侧如上述,右侧粘膜光滑。杓间区:肿物累及。梨状窝;左侧如上述。声带:左侧声带固定,粘膜光滑;右侧声带活动良好,闭合佳,前后联合未见异常。

喉镜活检病理:(左侧梨状窝及左侧杓会厌皱起型肿物生长活检)镜下;粘膜鳞状上皮增生及非非典型增生,未除外局部恶变。

中医诊断:喉痹

证候诊断:气阴两虚,痰阻血淤

西医诊断:1.梨状窝癌伴颈淋巴结转移cT4aN2bM0 IVA期

2.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ESD术后

治    法:益气养阴,祛痰化瘀

处    方:   

太子参 12g   茯苓15g    白术15g     蝉蜕6g

木蝴蝶 12g   鸡内金20g  麦芽 30g  金钗石斛(干石斛)-3g*1 1袋枸杞子15g   北沙参15g   红花6g    甘草片5g  

                                    十四剂 日一剂 一日煎两次

复诊:2023.8.31放疗结束后复查,肿瘤缩小;口咽干、红、痛,舌质瘀暗,苔薄白,脉细涩,针对放射性口咽炎中药治疗,活血化瘀,益气养阴:

牡丹皮 12g   赤芍 15g   太子参 15g   白术 15g

茯苓 15g     蝉蜕 6g    鸡内金 15g   麦芽 30g

川芎 6g      金钗石斛(干石斛)-3g*11袋  木蝴蝶 12g  甘草片 5g

十四剂 日一剂 一日煎两次

心得体会:

初诊患者喉癌主要表现,正气不足,阴液不布,湿聚成痰;气不足则气行不畅,“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不畅则出现血瘀。辨证论治,健脾益气,养阴,行气活血为治。四君子汤健脾补气,枸杞、沙参、石斛养阴亦散结,木蝴蝶、蝉蜕利咽散结,红花行气活血,气阴得补,气行有力,湿气运化,痰结得散,气帅血行,血瘀自消,诸药共奏良效。复诊:放疗结束后,患者经过长疗程射线热毒灼伤,“阴虚”最为明显,以“肺胃阴伤”为最常见,治疗上以养阴生津、清热解毒为治则。此外,临床上常常可以见到因放疗射线造成其他病因病机变化,放疗造成的“痰、瘀、虚”等。放疗后的证型受放疗因素影响较大。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不仅鼻咽癌,其他种类的肿瘤患者即使病情早期,放疗后合并出现青紫舌,如未加干预者,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复发转移,预后不佳,鉴于青紫舌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青紫舌消退与否及消退的迟早,可作为临床观测预后的一个指征。故而,对于大多数出现证型变化的,需进一步辨证分型,分而施治。故而放疗后治疗以健脾益气养阴,加强活血化瘀,标本兼治,以疗患者病痛,并去根本之疾。

                                                 签 名: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口咽部人体上部,阳气盛,而阴常不足,故口咽部肿瘤阴伤明显,喉癌患者长期遭受癌细胞的侵蚀,患者本身为本虚之体,同时放化疗大耗气血,杀死肿瘤细胞同时又可杀伤正常人体细胞,对脾胃造成直接损伤,终致脾气虚之证。综合分析,喉癌气阴两虚病机已成。

患者长时间放疗,放射性口咽炎症状明显,其基本病机是“热毒阴伤”。辨证多是“阴虚火旺”,临证常以“养阴生津、清热解毒、凉补气血、消肿止痛”为法。常选用增液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凉血活血药,促进气血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如丹参、赤芍、牡丹皮,以及补气药中清补之品太子参等,并自拟“活血利咽汤”( 药物组成: 丹参、赤芍、 金银花、板蓝根、太子参、玄参、生地黄、麦冬、射 干、牛蒡子、蝉蜕、甘草) 防治口腔黏膜反应。

放射性口咽炎高发生率、高花费、高度疼痛,严重影响患者营养和生活质量,是临床急需解决问题,临床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根,审视其病因、病机与发病机制,应用中医药分阶段论治与临床证型论治相结合,全程管理放射性口咽炎,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汝当传承发扬中医学术思想。防病大于治病,在放射性口咽炎诊治中也是如此,头颈部放疗病人多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肿瘤诊治过程中要积极预防,尤其是放疗前期阶段,积极中医药干预治疗,减少发生概率,延迟发生时间,减轻发生症状,减缓持续时间,中医在这方面是有巨大优势的。

 

 

                                                签 名:

                                                         年   月   日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