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典型医案记录

2022-12-16

患者姓名:李*  

性别:男

年龄:26岁

就诊日期: 2022.12.11 

初诊

发病节气:冬季

主诉:肝细胞肝癌术后化疗后10月余,口服抗病毒药中

现病史:患者2021年11月13日因后腰痛就诊广东省中医院,超声提示:肝右叶实性占位, Ca 不除外,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入院后肝胆科教授考虑患者诊断为肝占位,肝癌可能性大。2021-11-17上腹部 CT 平扫+增强:肝S5/6肿块,大小约85mmx52mm,考虑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大。肝S4、5结节,肝硬化结节?胸部未见占位性病变。于2021-11-21我院行"静吸复合麻下行肝癌切除术",术后病理膜,可见静脉内癌栓,未见明确神经束侵犯,未见明确坏死及卫星结节;癌旁肝组回报:(肝肿物8*7*5cm)镜检为中至低分化肝细胞癌(梁索型),癌组织累及肝被卫星结节;癌旁肝组织呈慢性肝炎(G2S3)改变。免疫组化结果: AFP (+),织呈慢性肝炎(G2S3)改变;(S8肿物1.7*1*0.5cm)镜检为中分化肝细胞癌ck19(+),cd34(血管+);特殊染色结果: Ag 染示肝板增厚。2021-12-20复查上(梁索型),未累及肝被膜,未见明确静脉内癌栓及神经束侵犯,未见明确坏死及 HepPar -1(少量+), Arginase -1(少量+), Glypican -3(+),CK7(+),腹部 CT : SD ,脾稍大。遂于2021-12-27、2021-1-25行2程肝动脉灌注化疗,化疗方案为 FOLFOX (奥沙利铂剂量151mg,5-fu0.712g动脉灌注2小时后续予4.27g动脉灌注46小时)。2022-03-05肝脏 MRI :;肝右叶切缘肝包膜下、肝右叶下方各见一异常信号灶,大小分别约17mmx13mm和45mmx30mm,范围较前减小。 CT 未见明显异常。2022-11-22乙肝 DNA :0。2022-11-25MR:未见复发征象。无明显不适。

患者目前诉偶有右上腹胀闷不适,排气后可缓解,抑郁,怕冷,易怒。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余。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

辅助检查:2022-03-05肝脏 MRI :;肝右叶切缘肝包膜下、肝右叶下方各见一异常信号灶,大小分别约17mmx13mm和45mmx30mm,范围较前减小。 CT 未见明显异常。2022-11-22乙肝 DNA :0。2022-11-25MR:未见复发征象。无明显不适。

中医诊断:肝细胞肝癌综合治疗后pT3N0MO IIIA 期;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证候诊断:气机郁滞

西医诊断:肝细胞肝癌综合治疗后pT3N0MO IIIA 期;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治    法:疏肝理气

处    方:   

柴胡15   白芍15  茯苓15  白术15

          甘草5   太子参15   云芝6  郁金12

          延胡索18    川楝子15  白花蛇舌草30  陈皮6,藿香5   

                                    十四剂 日一剂 一日煎两次

复诊:2周后复诊患者右上腹胀闷缓解。

心得体会:在中医的角度看,肝癌的发生发展确实与肝脏的气血瘀滞、肝气郁结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情志不畅通时,肝脏易发生郁结,肝郁则可导致气机不畅,从而引发病变。情志因素在肝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肝脏是藏血之脏,如果气机郁结导致气血不畅通,容易形成气血瘀滞。瘀滞是中医认为导致肿块、肿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外邪积聚、痰浊、瘀血等邪毒在体内长期滞留,容易促进郁结,形成恶性循环。治疗上,中医常常采取调理肝气、疏通气血、化瘀清毒的方法。一些中药方剂,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清肝凉血汤等,都有助于调理肝气郁结、疏通气血。本病例中,患者为肝气郁结,治疗应疏肝理气为主。

 

                                                 签 名: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肝脏在中医理论中负责疏泄功能,如果肝气郁结,疏泄受阻,就容易导致气机郁滞。肝气郁结往往与情志不畅有关,因为肝主情志,情志不舒畅时,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整体气血的流动。肝气郁滞可导致气机的郁滞,这不仅影响肝脏本身的功能,还可能波及全身各个脏腑,导致气机逆乱,即气的运行逆流、不畅。

肝气郁结,气机郁滞,可能导致气化不行,肝气转变为火。火热易煎灼津液,使之化为痰。这里的痰并非指单纯的痰液,而是一种包括痰、浊、积聚等在内的病理产物。痰和瘀血是中医中常见的病理产物,二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痰浊可促使瘀血的生成,瘀血亦可形成痰浊,二者一起作用可能为肿瘤的发生提供了一个病理环境。

总的来说,中医理论中强调的气机调畅与脏腑功能正常运行密切相关。肝气郁结可能是导致气机郁滞、痰浊、瘀血等病理变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些因素有助于了解中医对于肿瘤发生发展的理论解释。

                                                签 名:

                                                         年   月   日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