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典型医案记录
患者姓名:邓** |
性别:男 |
年龄:30岁 |
就诊日期: 2023.1.12 |
初诊 |
发病节气:春季 |
主诉:中分化胆管细胞癌术后8月余,口服恩替卡韦中。 |
||
现病史: 2022-7-16我院 CT :肝左叶多发占位,考虑肝癌,门脉左支可见瘤栓。肝 MR :肝左叶多发占位,考虑胆管细胞癌可能性大,肝左叶肝内胆管明显扩张,门脉左支可见癌栓。肝S5血管瘤可能性大。肝S4强化灶,考虑异常灌注可能性大。CA199:4812,乙肝两对半示:乙肝小三阳。后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乙肝病毒 DNA 定量示:3.1E+04IU/ ml 。外院增强 CT 示:左肺上叶尖后段、舌段及右肺下叶结节,不排除转移。患者要求手术,于2022-07-24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扩大左半肝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示:(左半肝)管状腺癌,符合中分化胆管细胞癌,淋巴结0/10。术后1月复查, TM :(-),彩超未见明显异常。乙肝病毒 DNA 定量示<1000。2022-10-24南方医科大学彩超示:肝脏实质回声稍增厚;肝内实性稍高回声团,建议密切观察或建议不检查,鉴别血管瘤、小肝 CA 。 HBV - DNA 及 AFP 未回报。2022-11-16AFP:20.5ug/ L ;2022-12-16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CT :肝脏术区未见明显异常;双肺数个小结节影,其中右肺下叶前基底段病灶较前增大(约5mm),考虑转移瘤。现口服恩替卡韦中。 目前患者排稀烂便,3-4次/天,肝区刺痛,睡眠欠佳时明显。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脉:滑。 |
||
既往史:无 |
||
过敏史:无 |
||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 |
||
辅助检查:2022-12-16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CT :肝脏术区未见明显异常;双肺数个小结节影,其中右肺下叶前基底段病灶较前增大(约5mm),考虑转移瘤。 |
||
中医诊断:中分化胆管细胞癌术后 |
||
证候诊断:气滞血瘀 |
||
西医诊断:中分化胆管细胞癌术后 |
||
治 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
||
处 方: 太子参15 白术15 茯苓15 柴胡15 白芍15 枳壳12 红花10 桃仁10 川芎8 当归8 八月扎15 龙葵30 甘草5 十四剂 日一剂 一日煎两次 |
||
复诊:2周后复诊患者诉肝区刺痛较前好转。 |
||
心得体会: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表达了气和血相互关联的理念,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常常紧密相连。体内如果存在瘀血不除,气流就会受阻,而一旦气滞,就容易引发身体问题。在机体内,脏腑气血亏虚的情况下,加之七情内伤导致情志抑郁;脾虚湿聚,形成痰湿凝结;六淫邪毒入侵,引起邪凝毒结等情况,都可能使气、血、湿、热、瘀、毒相互交织,最终导致肝癌的发生。 在这个病例中,患者的辩证中认为存在气滞血瘀的情况,治疗的原则是通过行气活血、化瘀消积来缓解病情。方剂中使用桃仁、红花来活血祛瘀;当归则起到活血补血的作用;柴胡用于行气疏肝;甘草有缓和急症和止痛的功效。酌加一些三棱、莪术、延胡索、郁金、水蛭、廑虫等药物,以增强活血定痛,化瘀消积的效果。如果症状转为腹胀明显,皮肤出现苍黄,脉络暴露,可以考虑加入甘遂、大戟、芜花等药物进行攻逐水饮,或者改用调营饮活血化瘀、行气利水的方案。 签 名: 年 月 日 |
||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对于肝癌患者,其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气血亏虚、湿热瘀毒相互交织,形成了虚实错杂的疾病机制。治疗应该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原则,着重恢复肝脏疏泄功能,使气血畅通,湿热瘀毒得以排除,从而达到减轻和缓解病情的效果。在治标方面,常用方法包括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消积散结等,特别需要合理运用疏肝理气的手段。治本方面,常采用健脾益气、养血柔肝、滋补阴液等方法。需要注意根据患者的病程和整体状况,谨慎处理“正”与“邪”、 “攻”与“补”的关系,确保攻补适宜,不偏废实证,同时要避免过度使用攻伐之药,以免耗气伤正,导致正虚邪盛,进一步加重病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具有一定抗肝癌作用的中草药,以增强治疗的针对性。 签 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