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典型医案

2023-03-08

患者姓名:李**  

性别:女

年龄:64

就诊日期:2023.2.28 

 

 

主诉:子宫内膜癌术后10年余。右乳癌术后化疗后2年半余,现口服内分泌治疗中。

现病史:2018年7月23日在全麻下行右乳腺区段切除术。病理诊断:冰冻后石蜡(前哨淋巴结)6枚,未见癌。1(右乳腺大体)镜下:送检乳腺组织局灶可见导管上皮增生及乳头状增生,部分区域腺上皮密集,结合病史及免疫组化结果,病变符合实性乳头状癌。免疫组化结果:CK5/6、P63、Calponin(显示导管内外肌上皮存在),CD56(+),Syn(+),CgA(+),ER (90%+),PR(90%+),Her- 2(1+),Ki67(5%+)。

症状:口苦,二便纳眠可。

既往史:无。

过敏史:无

舌质:暗红  舌苔:黄腻  脉:滑

辅助检查:2023-02-1309:36:47胸部CT平扫(套)

检查诊断:右乳癌术后+子宫内膜癌术后复查,对比2022-06-25片:右乳癌术后改变,局部未见肿瘤复发征象。右肺少许斑片及条索灶,考虑慢性炎症,大致同前。左肺下叶背段磨玻璃灶,考虑腺体前驱病变可能,建议密切随诊。右肺下叶前基底段磨玻璃灶,考虑炎性病变可能,较前相仿。 右肾结石。

中医诊断:乳腺癌

证候诊断:肝郁脾虚

西医诊断:乳腺癌

治    法:疏肝健脾

处    方:   

太子参15g  北柴胡15g  白芍15g  茯苓15g  白术15g  甘草片5g  皂角刺15g  醋莪术10g  醋三棱10g  喜树果3g  瓜蒌皮15g  半枝莲30g

                                    十四剂 日一剂 一日煎两次

 

心得体会:

乳腺癌根据其临床症状,与中医学“乳岩”“乳石痈”“乳疳”“奶岩”等病症相一致。本病的发病基础为正气内虚、脏腑阴阳失调,其中七情内伤是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本病初期多以邪实为主,肝郁、痰浊、热毒、瘀毒内蕴,导致气机运行不畅,痰气交结发生本病;日久可累及肝、脾、肾之阴阳,损伤正气,本虚之证较为突出,以脾肾阳(气)虚、气血两虚、肝肾阴虚多见。该患者为肝郁脾虚,以逍遥散为基础方,并辅以皂角刺、喜树果、半枝莲解毒抗癌。

                                                 签 名: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本病病位在乳腺,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足阳明胃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过乳下,足太阴脾经行乳外,若情志内伤,忧思恼怒则肝脾郁结,气血逆乱,气不行津则凝津成痰;气不行血则滞血为瘀,痰瘀交织,则易结为乳岩;若肝郁化火,耗损肝肾之阴,则冲任失调,《圣济总录》云:“冲任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 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生的根本,扶正应贯穿肿瘤治疗的全过程。总的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理气化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治法。

                                                签 名:

                                                         年   月   日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