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典型医案
患者姓名:汪** |
性别:女 |
出生日期:1959.4.9 |
就诊日期: 2023.2.3 |
初诊 |
发病节气:夏季 |
主诉:诊断宫颈癌9个月。 |
||
现病史:2022-5-23检查宫颈口见糜烂性肿物,阴道穹窿侵犯,左侧韧带增粗。2022-5-23病理示:(宫颈)镜检为中分化腺癌。原单位免疫组化:CEA(+),P16(弥漫+),Ki67(约10%+),CKI(+),P53(80%+),CD31(-),D2-40(-),CK5/6(-). 2018-5-23肿瘤标志物:HE4:323.4pmol/L,CA15-3:25.80U/ml,HCG-B:3.33mIU/ml,CEA:11.65ng/ml,2019-5-24 PET/CT示:子宫多发病灶代谢活跃,符合恶性病变,病灶侵及膀胱后壁、阴道上段及左侧输尿管,右下腹近升结肠旁结节代谢较活跃,考虑转移,双侧髂外血管旁数个淋巴结代谢略活跃,疑转移,盆腔囊实性病灶局部代谢活跃,考虑恶性病变,转移可能性大,局部与子宫病灶分界不清。患者随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单纯中药治疗,拒绝放化疗。目前诉恶心,少腹痛,大便硬,腰骶部疼痛、排尿不畅两周,纳一般。 |
||
既往史:既往体健。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无烟酒药物等嗜好,无疫水接触史,否认不洁性生活史,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月经史:无特殊。 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
||
过敏史:无 |
||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腻,脉细数。 |
||
辅助检查:无 |
||
中医诊断:宫颈癌 |
||
证候诊断:脾虚湿困,瘀毒内结。 |
||
西医诊断:宫颈癌 |
||
治 法:健脾祛湿,理气散结 |
||
处 方: 太子参15g茯苓15g白术15g红豆杉-3g*12袋 蒲公英15g蒸陈皮6g喜树果-3g*1袋 醋延胡18g 川棟子15g两面针30g猪苓30g鸡内金15g麦芽30g 甘草 5g 七剂,日一剂,水煎服。 |
||
复诊:一周后复诊患者恶心、少腹痛、大便硬较前缓解,腰骶部疼痛、排尿不畅两周同前。 |
||
心得体会: 宫颈癌发病,以正虚冲任失调为本,湿热瘀毒凝聚为标。此患者为晚期宫颈癌,未行手术及放化疗。治予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内金、麦芽开胃,醋延胡、川棟子、陈皮理气,红豆杉、蒲公英、喜树果抗癌,两面针行气止痛,猪苓利水,诸药共奏良效。 签 名: 年 月 日 |
||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宫颈癌治疗当从湿毒蕴结的病机入手,结合临床发病特点,治疗应以健脾清热,理气散结为主,辅以益气升提、扶正固本。从中医基础理论女性生殖藏象的生理特性论述宫颈癌的病机要素以“瘀、毒”为主,注重宫颈癌的中医治法与方药应用,突出理法方药之间的紧密关系,有助于医师“依法定方”,对于宫颈癌的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签 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