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典型医案记录

2023-05-30

患者姓名:曹**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5.8.15

就诊日期: 2023.5.25

初诊

发病节气:夏季

主诉:发现肺占位1周。

现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发热2天,后间断咳嗽加重,伴有咳痰,胸闷,活动后气喘,无痰中带血,无盗汗发热,至长沙市中心医院 CT 发现右肺占位。2023-05-22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再次CT :右肺上叶前段较大实性结节(18.5mm*13.4mm),余双肺多发实性结节,双肺小叶间隔增厚,双侧胸腔积液,纵膈及双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原因待查:肿瘤伴转移?感染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2023-05-23该院 PET-CT 检查:1.右肺上叶胸膜下结节状糖代谢增高影(边缘呈毛糙);双肺另见多发小结节状影,部分糖代谢呈轻度增高;双肺多发小叶间隔增厚、部分区域呈网格影,并右斜裂增厚,以上改变,考虑恶性肿瘤,肺癌并肺内多发转移(及癌性淋巴管形成)可能性大。2双侧颈部(V 区)、双侧锁骨区、双肺门及纵膈区多发结节状糖代谢明显增高的淋巴结,考虑多发淋巴结转移可能。3.右侧肩胛骨、左侧锁骨肩峰端、双侧多根肋骨、多个椎体及其他部分附件、盆腔诸骨(多处)、右侧肱骨干多发片状糖代谢增高影,部分骨质密度增高,考虑多发骨转移。4.肝S4近第一肝门处糖代谢异常增高的低密度小结节,考虑转移瘤(肝内转移?)可能性大,建议结合增强 MRI 检查。5.双侧胸腔积液,并临近显示小结节状糖代谢增高影(肺内或胸膜旁),可疑胸膜转移。6.左侧肾上腺结合部稍增粗伴小结节状糖代谢明显增高影,考虑肾上腺转移可能大。7.右侧肾上腺片状糖代谢增高影,无明显增粗改变,考虑肾上腺增生可能性大。8.肛管内团片状致密影,考虑术后改变,建议结合临床。9.前列腺内多发钙化灶,脊柱退变。10双侧鄂扁桃体糖代谢弥漫性增高,考虑扁桃体炎性改变。

目前诉间断咳嗽、咳白痰,胸闷、活动后气喘,偶有胸痛,睡眠较差,食欲如常,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既往1989年行颈部淋巴结结核手术治疗。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浅表淋巴结未及,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干啰音,心率95bpm,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约4次/分。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2023-05-2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CT :右肺上叶前段较大实性结节(18.5mm*13.4mm),余双肺多发实性结节,双肺小叶间隔增厚,双侧胸腔积液,纵膈及双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原因待查:肿瘤伴转移?感染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

2023-05-2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PET-CT :1.右肺上叶胸膜下结节状糖代谢增高影(边缘呈毛糙);双肺另见多发小结节状影,部分糖代谢呈轻度增高;双肺多发小叶间隔增厚、部分区域呈网格影,并右斜裂增厚,以上改变,考虑恶性肿瘤,肺癌并肺内多发转移(及癌性淋巴管形成)可能性大。2.双侧颈部(V 区)、双侧锁骨区、双肺门及纵膈区多发结节状糖代谢明显增高的淋巴结,考虑多发淋巴结转移可能。3右侧肩胛骨、左侧锁骨肩峰端、双侧多根肋骨、多个椎体及其他部分附件、盆腔诸骨(多处)、右侧肱骨干多发片状糖代谢增高影,部分骨质密度增高,考虑多发骨转移。4.肝S4近第一肝门处糖代谢异常增高的低密度小结节,考虑转移瘤(肝内转移?)可能性大,建议结合增强 MRI 检查。5.双侧胸腔积液,并临近显示小结节状糖代谢增高影(肺内或胸膜旁),可疑胸膜转移。6.左侧肾上腺结合部稍增粗伴小结节状糖代谢明显增高影,考虑肾上腺转移可能大。7右侧肾上腺片状糖代谢增高影,无明显增粗改变,考虑肾上腺增生可能性大。8.肛管内团片状致密影,考虑术后改变,建议结合临床。9.前列腺内多发钙化灶,脊柱退变。10双侧鄂扁桃体糖代谢弥漫性增高,考虑扁桃体炎性改变。

中医诊断:肺癌

证候诊断:痰热蕴肺

西医诊断:右肺癌伴肝、双肺、胸膜、骨、脑多发转移cT4N3M1c Ⅳ期

治    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处    方:   

紫苏子10g    苦杏仁15g    橘红3g      瓜蒌皮15g

          开金锁15g    紫苑15g      葶苈子30g   大枣30g

          两面针30g    延胡索18g    鸡内金15g   甘草5g   

                                    十四剂 日一剂 一日煎两次

复诊:一周后复诊患者咳嗽、咳痰、胸痛症状较前好转。

心得体会:

中医学认为,中医对于肺癌病机的认识主要是正气虚弱,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下降,痰浊、瘀血、邪毒积于肺,导致了肺癌的发生和恶化。主要病理表现为痰凝湿聚、热毒内蕴、气血瘀滞、气阴两虚等因此,肺癌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正气不足,标实则为气滞、痰结、热毒、血瘀、湿聚等。故采用补肺、化痰、活血、解毒治疗。方中橘红、瓜蒌皮、开金锁清热化痰;紫苏子、苦杏仁、紫苑降气止咳;

葶苈子、大枣取葶苈大枣汤之意,泻肺、化痰、平喘;两面针、延胡索行气止痛;鸡内金、麦芽开胃,诸药共奏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之效。

 

                                                 签 名: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肺居胸中,经脉下络大肠,与大肠互为表里。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因而,肺的病证有虚实之分。正如《内经》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五脏生成篇》:“诸气者,皆属于肺”。因此,肺癌主要是正气虚损,阴阳失调,六淫之邪乘虚而入,邪滞于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气阻郁,宣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受阻,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气滞血瘀,瘀阻络脉,于是痰气瘀毒胶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由些可见,肺癌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虚则以气虚、阴虚、气血两虚为多见,实则以痰凝、气滞、血瘀毒结为多见。本例为初诊肺癌患者,痰热蕴肺,肺失宣降症状比较明显,因此治疗应以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为为主,取苏子降气汤、葶苈大枣泻肺汤之意,治疗原则以清热化痰为主,从而减轻患者咳嗽、咳痰、气促、胸痛等症。

 

                                                签 名:

                                                         年   月   日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