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典型医案记录
患者姓名:梁** |
性别:女 |
出生日期:1965.7.20 |
就诊日期: 2022.11.1 |
复诊 |
发病节气:冬季 |
主诉:肺腺癌二次术后3月。 |
||
现病史:2016年体检发现右下肺结节7mm,2021年6月30外院 PET-CT 发现右下肺结节约12*9mm,及左下肺结节,可疑肺癌。2021-07-08在我院全麻下行“胸腔镜辅助下右下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右下肺结节镜检为肺中分化腺癌(腺泡状生长为主型),大小为12*0.8*0.Scm癌组织未累及肺膜( PLO ),未见明确脉管内癌栓、气道内播散及神经束侵犯。淋巴结未见癌。术后分期pT1bN0M0 ⅠA2期。2021-11-05患者返院复查,患者运动后气促,其他无特殊。2021-11-05我院复查 CT示右下肺癌术后改变,右侧胸腔少量包裹性积液。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磨玻璃结节,恶性待排,较前相仿,建议密切随诊。 2021-11-26患者返院诉近期出现阴部带状疱疹,疼痛明显,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后好转,其余无特殊。2022-07-08患者返院复查,右下肺癌术后改变,局部未见明确结节肿物。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磨玻璃结节,较2021-7-2片稍增大,恶性待排。2022-7-28于我院行胸腔镜辅助下左下肺叶切除+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2022-08-01病理检查结果:冰冻后石蜡(左下肺结节)镜下:形态符合微小浸润性腺癌,未见肺膜侵犯,未见气道内播散,未见明确脉管内癌栓及神经束侵犯。(第7组淋巴结)3枚,未见癌。(第8组淋巴结)枚,未见癌。(第9组淋巴结)枚,(第9组淋巴结)1枚,未见癌。(第10组淋巴结)1枚,未见癌。(第4组淋巴结)1枚,未见癌。(第12组淋巴结)1枚,未见癌。 (第5组淋巴结)2枚,未见癌。(第6组淋巴结)1枚,未见癌。(支气管残端)未见癌。(左下肺大体)镜下:肺组织中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未见癌。免疫组化:#945204-BD: TTF -1(+), ALK (DSF3)(-), ALK - N (-)。术后分期pT1bN0M0 ⅠA2期。 目前症状:乏力、气短、腹胀、纳差,睡眠不佳,大便干结、小便正常。 |
||
既往史:5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 |
||
过敏史:无 |
||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细。 |
||
辅助检查:2022-8-18我院胸片示:右下肺癌、左下肺叶术后复查,对比2022-7-29片:左侧少量游离气胸,较前减少。中下胸腔纵隔旁少量包裹性液气胸可能。 左侧少量胸腔积液,较前增多。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可能。右下肺野纵隔旁斑片影,考虑少许纤维增殖灶。右侧膈胸膜稍粘连。 |
||
中医诊断:肺癌 |
||
证候诊断:肺脾气虚 |
||
西医诊断:1.右下肺腺癌术后(pT1bN0M0 ⅠA2期) 2.左下肺腺癌术后(pT1bN0M0 ⅠA2期) |
||
治法:健脾补肺、行气通便 |
||
处方: 防风15g 太子参15g 白术15 g 茯苓15g 厚朴18 g 火麻仁30g 皂角刺15g 开金锁10g 延胡索18g 合欢皮20g 首乌藤20g 鸡内金15g 麦芽30g 甘草5g
十四剂 日一剂 一日煎两次 |
||
复诊:两周后复诊患者乏力、气短缓解,胃纳可,大便通畅,睡眠较前改善。 |
||
心得体会: 中医认为肺癌是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调,邪毒乘虚人肺,邪滞于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等原因导致。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是治疗肺癌的基本原则。 本例患者初诊时分期较较早,毒邪入肺。现患者属于肺癌术后阶段,术后容易耗伤气血。乏力、气短、胃纳不佳,提示肺脾气虚;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失宣,则大便干结。心血不足,无以养心,则睡眠不佳。方中以太子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防风发表,祛风,有先安未受邪之意;开金锁、皂角刺化痰散结;厚朴、延胡索、火麻仁行气通便;合欢皮、首乌藤养血安神;鸡内金、麦芽消食开胃。诸药共奏健脾补肺、行气通便之功。
签 名: 年 月 日 |
||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中医学对肺癌病机的认识认为,本病主要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调,六淫之邪乘虚入侵,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气积郁,宣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受阻,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于是瘀毒胶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肺癌的临床表现往往表现全身属虚,局部属实,虚实夹杂的证候。虚者多见肺脾肾气虚或气阴两虚;实者多见为肺气郁结、痰瘀蕴肺、痰热阻肺之证。临证时抓住其主要病机,分清标本虚实,灵活运用健脾祛湿、清热化痰、宣肺化痰、祛瘀散结、养阴润肺、益气养阴等治则。 签 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