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典型医案记录
患者姓名:蓝** |
性别:男 |
出生日期:1980.6.9 |
就诊日期: 2022.12.18 |
复诊 |
发病节气:秋季 |
主诉:肺癌伴肺内、纵膈、胸膜M,术后1周 |
||
现病史:患者因胸部不适于外院就诊,完善2022-11 PET/CT 示: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结节样代谢增高灶,考虑 Ca,左肺下叶后基底段代谢增高考虑转移。左肺门、左侧心膈角旁、左心缘旁、左侧隔上肿大淋巴结伴高代谢,考虑淋巴结转移;左侧胸膜增厚部分为结节样高代谢,考虑胸膜\转移:双肺散在小结节不除外转移;左肺下叶膨账不全,左侧少量胸腔积液。2022-11-3 于深圳市人民医院行:胸腔镜下行左上肺楔切,术后病理提示腺癌,壁层胸膜可见转移。 |
||
既往史:既往体健。 症状:咳嗽,痰少,左下腹部账痛,纳眠可,二便调。 舌质:淡 舌苔:黄 脉:细 |
||
过敏史:无 |
||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
||
辅助检查:暂无 |
||
中医诊断:肺癌
|
||
证候诊断:脾虚痰湿证 |
||
西医诊断:肺癌伴肺内、纵膈、胸膜转移(pT4N2Mla.IV期) |
||
治 法:健脾燥湿,理气化痰 |
||
处 方: 防风15 g浙贝母12 g 瓜蒌皮 15 g川楝子15 g 桑叶15 g 紫菀15 g 鸡内金20 g皂角刺15 g 炒苦杏仁15 g化橘红-3g*11 袋 两面针30 g 甘草片5 g |
||
复诊:一周后复诊患者咳嗽较前减轻。 |
||
心得体会: 中医学认为,正气不足实为各种肿瘤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及根本病因,简单可概述为“先天不足,脏腑本虚”,正如《诸病源候论》中所载:“凡脾胃不足,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又如《医宗必读》云:“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因此,肺癌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正气不足,标实则为气滞、痰结、热毒、血瘀、湿聚等。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故采用健脾燥湿,理气化痰。方中以浙贝母、瓜蒌皮、桑叶、紫菀、炒苦杏仁、化橘红止咳化痰,川楝子、两面针止痛,鸡内金健脾,诸药共奏良效。 签 名: 年 月 日 |
||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肺癌患者术后正气耗伤,患者本虚为本虚之体,又复感外邪,终致脾虚痰湿证之证,同时患者病位为上焦。因此,治疗应以“健脾化痰”为基础,扶正减轻患者的不适。 签 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