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典型医案记录
患者姓名:邱** |
性别:男 |
出生日期:1980.6.9 |
就诊日期: 2022.12.18 |
复诊 |
发病节气:秋季 |
主诉:肺癌伴肺内、纵膈、胸膜M,术后1周 |
||
现病史:主诉:腹腔转移性粘液性肿瘤中药治疗中。 现病史:患者 2017-10 体检时发现肿瘤标志物(CA125、CA99、CEA)升高,无恶心、 呕吐,无腹痛、腹泻、粘液血便不适。后每年复查肿瘤标志物,CEA 升高至 40IU/ml,当地医院行胃镜(-),肠镜(-),CT:大网膜多发结节、腹壁多发结节, 转移瘤待排。2017-10 行活检,我院病理会诊:(大网膜结节、腹壁结节)镜下: 纤维组织中见多灶粘液湖形成,部分粘液湖中见腺样结构,腺上皮轻度异型。病 变考虑为低级别粘液性肿瘤,建议检查胃肠道、阑尾。2017-12-11 于中山六院行 PET-CT :腹膜多处增厚,代谢不高,可符合粘液性肿瘤。2017-12-11 行 PD-L1/PD-1 及 MMR 蛋白检测示:PD-L1(SP142)阴性,MMR 完整。 2018-04-18CT:肝脏周围、脾脏周围腹膜、大网膜不均匀增厚,结合病史,符合粘 液性肿瘤,原发与转移相鉴别。TM:CyFra21-1 3.99 ↑ ng/ml ,CA72-4 38.49 ↑ U/ml (升高), CA19-9 103.2 ↑ U/ml(升高),CEA 51.73 ↑ ng/ml (下降), FPSA 1.03 ↑ ng/ml2018-08-27 CA72-4 33.80 ↑ U/ml ,CEA 44.18 ↑ ng/m(l 较前有所下降,服中药 之前 119ng/ml),FPSA 1.00 ↑ ng/ml ,TPSA 4.25 ↑ ng/ml ,FPSA/TPSA 0.24 ↓ 2018.8.27复查CT示:原病灶明显缩小。 2018-12-14CT示:SD;CA72-4 31.19 ↑ U/ml ,CA19-9 113.1 ↑ U/ml ,CEA 45.96 ↑ ng/ml,FPSA 1.92 ↑ ng/ml ,TPSA 12.69 ↑ ng/ml 2019-4-19: CA72-4 23.49 ↑ U/ml,19-9 CA19-9 88.83 ↑ U/ml,CEA 35.61 ↑ ng/ml (均较前下降) 2019-4-21CT 示:1. 肝脾周围、肠系膜、双侧结肠旁沟、大网膜弥漫斑片及条絮状 稍低密度病变,边界欠清,增强扫描轻度强化,符合粘液性肿瘤,部分(胃周、 左半结肠区)较前增大,余大致同前。右肺中叶内侧段、双下肺少许条索及细小类 结节样,考虑增殖灶,较前相仿。 双侧锁骨上、纵隔多发小淋巴结,大者短径约 9mm,界清,均匀强化,较前相仿。 肿瘤标志物 2019-09-05:糖类抗原 72-4:20.37U/ml↑;糖类抗原 19-9:100.3U/ml↑;癌 胚抗原:40.59ng/ml↑;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17.76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1.50ng/ml↑;前列腺特异抗原:5.72ng/ml↑; 。2020.5.9 腹膜弥漫斑片及条絮状稍低密 度病变,符合粘液性肿瘤,部分病变稍增大。 2022-04-24 PET/CT 全身显像 检查诊断:腹腔转移性粘液性肿瘤治疗后:肝脾包膜及腹膜低密度影部分代谢 略活跃,对比 2021-11-17 我院 CT,范围较前稍缩小;右肺下叶前基底段实性结节代谢未见明显异常,较前新发,转移待排。
|
||
既往史:既往体健。 症状:睡眠欠佳,多梦易醒。其余无不适。 舌质:红黯,有瘀点,边齿印 舌苔:白 脉:滑
|
||
过敏史:无 |
||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
||
辅助检查:暂无 |
||
中医诊断:粘液性肿瘤
|
||
证候诊断:肺脾气虚型 |
||
西医诊断:粘液性肿瘤腹腔转移性粘液性肿瘤原发灶待查 |
||
治 法:健脾益气 |
||
处 方: 1.华蟾素片(金蟾) , 每次量:0.90 g . 2.太子参 15 g 白芍 15 g 茯苓 15 g 白术 15g 陈皮 15g 蒲公英 15g 合欢皮 15g 半枝莲 30 g喜树果-3g*12 袋 莪术 10 g醋三棱 10 g 黄芪 20 g 夜交藤 20 g |
||
复诊:睡眠较前好转。 |
||
心得体会: 《诸病源候论》中所载:“凡脾胃不足,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又如《医宗必读》云:“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患者粘液性肿瘤腹腔转移性粘液性肿瘤原发灶待查,因原发灶不明,现阶段主要治疗手段为中药抗肿瘤。肿瘤患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正气不足,标实则为气滞、痰结、热毒、血瘀、湿聚等。患者无特殊不适,主要为睡眠差,故采用健脾益气,活血化淤抗癌。方中以太子参、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益气、半枝莲、喜树果抗肿瘤,、莪术、三棱活血化淤,合欢皮、夜交藤安神,诸药共奏良效。 签 名: 年 月 日 |
||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患者粘液性肿瘤腹腔转移性粘液性肿瘤原发灶待查,因原发灶不明,现阶段主要治疗手段为中药抗肿瘤。因此,治疗应以“健脾益气”为基础,活血化淤抗癌,同时注意安神助眠,减轻患者的不适。 签 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