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典型医案记录

2022-11-09

患者姓名:刘*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75.6

就诊日期: 2022.11

初诊

发病节气:秋季

主诉:乙状结肠癌术后化疗后三周余。

现病史:2022年8月因便血1月,肠镜提示乙状结肠肿物,病理示乙状结肠腺癌,2022-8-25腹部CT:乙状结肠肿物,伴数个淋巴结转移。2022-8-27行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根治术,过程顺利。术后分期:pT3N2M0 IIIC期。2022-9,2022-10、2022-11行XELOX方案化疗3程。目前诉胃纳欠佳,偶有腹泻,余无不适。

既往史:既往体健。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辅助检查:2022-8-25腹部CT:乙状结肠肿物,伴数个淋巴结转移。

中医诊断:肠蕈

证候诊断:脾气亏虚

西医诊断:乙状结肠腺癌

治    法:益气健脾

处    方:   

太子参20   茯苓15  白术15  黄芪30

          陈皮6    法半夏15   枸杞15  佛手12

          大枣30   骨碎补20   山药20  藿香15

          鸡内金15 麦芽30  甘草5   

                                    十四剂 日一剂 一日煎两次

复诊:一周后复诊患者胃纳可,乏力较前好转。

心得体会:

中医认为,正气不足,湿毒瘀结为大肠癌的基本病机,其中心环节是湿热,并由湿热进一步演化而为热毒、瘀毒蕴结于肠中,日久形成结块。传统医学认为,早期大肠癌治疗应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为基本原则。病至晚期,正虚邪实,当根据患者所表现的不同证候,大肠癌治疗应以补虚为主兼以解毒散结。临床上以“健脾补气”治法。太子参、茯苓、白术、黄芪可益气健脾,陈皮、法半夏、枸杞、佛手、大枣、骨碎补可健脾补血。

        

                                                 签 名: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中医认为“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邪气踞之”,正虚邪(癌)毒是肿瘤的基本病机。正虚感邪,痰、瘀、湿、热等病理因素蓄积,邪气盘踞而成积聚。这与现代医学对肿瘤炎症免疫微环境的认识不谋而合,其中肿瘤炎症微环境与癌毒内结,免疫抑制微环境与正气亏虚等病理因素都有诸多相似之处。[32]正气亏虚酿生癌毒是肿瘤的发病基础,癌毒内结是肿瘤的病机关键,正虚以阴伤气耗多见,治疗应以益气养阴,消癌解毒为主。

 

 

 

                                                签 名:

                                                         年   月   日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