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典型医案记录
患者姓名:王** |
性别:女 |
年龄:48 |
就诊日期:2023.2.28 |
|
|
主诉:结肠癌术后半月余。 |
||
现病史:2022-10-13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行热灌注化疗。 病理:右半结肠腺癌,中分化,pT4N2M0 IIc期,KRAS外显子2突变。 症状:乏力,大便细,2-4次/天,纳可,偶有打嗝。 |
||
既往史:无。 |
||
过敏史:无 |
||
舌质:红 舌苔:薄白 脉:滑 |
||
辅助检查:无 |
||
中医诊断:结肠癌 |
||
证候诊断:脾虚痰湿 |
||
西医诊断:结肠癌 |
||
治 法:健脾化痰 |
||
处 方: 太子参15g 陈皮6g 麦芽30g 藿香15g 白术15g 法半夏12g 红芪20g 大枣30g 茯苓15g 鸡内金20g 枸杞15g 甘草片5g 十四剂 日一剂 一日煎两次 |
||
|
||
心得体会: 中医学认为结肠癌的发病多因久居湿地,或寒温失调,损伤脾胃,使脾胃功能失损,运化失司;或忧思抑郁,致气滞血瘀或湿热内生,热毒蕴结于脏腑,流泛于肛门大肠所致。正如《疮疡经验全书》提出的:“多由饮食不节,醉饱无时,恣食肥腻……纵情醉饱,耽色,不避严寒酷暑,或久坐湿地,久不大便,遂使阴阳不和,关格壅塞,风热下肿乃生。”这说明情志失调,饮食劳倦,正气不足,脾肾两虚为结肠癌的致病原因,它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衡。这是由于湿热邪毒瘀滞肠道,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湿毒瘀滞,凝结成聚,而成本病。 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气机不畅,血行瘀滞。本病的病位在结肠,但与脾、胃、肝、肾的关系尤为密切。多因饮食、情志、外邪及正气亏虚导致气机不畅,痰浊内聚,血行受阻,脉络瘀痹,气滞血瘀日久,痰浊与气血相搏,凝结于肠道,则生癌瘤。 签 名: 年 月 日 |
||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本病当首辨虚实。依病程长短(早、中、晚期)而言,早期多实,晚期多虚,中期常以虚实夹杂为主。其次当辨阴阳气血盛衰,发病急,可扪及肿块,疼痛明显,拒按,大便秘结,下鲜血者为阳,气血盛;发病缓慢,隐痛,肿块未扪及或柔软如棉,散漫不收,平陷,大便暗血者为阴,气血衰。结肠癌根据病症的偏虚偏实,采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晚期以虚症为主,治法为培本扶正补虚之法。 签 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