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典型医案记录
患者姓名:罗** |
性别:男 |
出生日期:1970.4 |
就诊日期: 2023.2 |
复诊 |
发病节气:春季 |
主诉:肠癌术后。 |
||
现病史:2023年1月诊断肠癌,2023-1行肠癌根治术,术后行辅助化疗,目前2程化疗后。目前诉睡眠欠佳,易醒,余无不适。 |
||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史。 |
||
过敏史:无 |
||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舌质红、 苔薄白,脉细。 |
||
辅助检查:2暂无。 |
||
中医诊断:肠岩 |
||
证候诊断:心脾亏虚 |
||
西医诊断:肠癌术后化疗后 |
||
治 法:益气健脾,养心安神 |
||
处 方: 太子参20 茯苓15 白术15 黄芪30 陈皮6 法半夏15 夜交藤20 酸枣仁15 十四剂 日一剂 一日煎两次 |
||
2023年2月20日二诊:患者诉睡眠好转,胃纳欠佳。舌淡红、齿印、苔薄白,脉细。处方:太子参、茯苓、白术、黄芪、鸡内金各15g,佛手 10g,麦芽30g,酸枣仁、夜交藤各20g,甘草5g。十四剂,每天1剂,水煎,每天 服2次 |
||
心得体会: 中医认为,本证因肠癌术后化疗后,易伤正气不足,心血耗散,使心脾两虚,治疗应以益气健脾,养心安神为治法。太子参、茯苓、白术、黄芪、陈皮、法半夏可益气健脾,夜交藤、酸枣仁、合欢皮、麦冬、五味子、甘草可养心安神。 签名: 年 月 日 |
||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中医认为“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邪气踞之”,正虚邪(癌)毒是肿瘤的基本病机。正虚感邪,痰、瘀、湿、热等病理因素蓄积,邪气盘踞而成积聚。这与现代医学对肿瘤炎症免疫微环境的认识不谋而合,其中肿瘤炎症微环境与癌毒内结,免疫抑制微环境与正气亏虚等病理因素都有诸多相似之处。正气亏虚酿生癌毒是肿瘤的发病基础,癌毒内结是肿瘤的病机关键,正虚以气血亏虚多见,病位在心、脾,治疗应以益气健脾,养心安神为主。 签 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