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 【驰援故事】坚守最后的战场!他们这样说
         他们离危险最近,却义无反顾冲在最前面。坚守最后的战场,一篇篇从重症病房里发出的“医线日志”,记录着对患者的关爱、对亲人的思念、对胜利的信心,传递出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温暖力量。     坚守最后战场的中肿驰援武汉医疗队,面对艰巨的救治任务,他们毫无怨言,一路向阳向暖,听听此时的他们有怎样的故事怎样的心声~    60后老顾医生:在坚守中不断学习,并收获成功的满足感    我好像没受到延期回家这个消息的影响,相反有些期望,除了高大上的道理外,还有吸引我的内在动力:不断学习的过程和成功的满足感。    总领队广医的张挪富副院长为提振士气,特意把珍藏的党旗发给大家,并
    03-26
    2020
  • 【战疫故事】坚守最后的战场!因为我们是24小时戒备的哨兵
    2020年3月17日 驰援第37天 天气:晴    上午8点,经历了6个小时的夜班的我们终于下班了,下了这个夜班我和我的队友可以好好休息三天。       坐在医院休息室等候战友回程时候,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阳光从树木叶子缝隙之间洒落下来。嗯,如无意外,今天天会是阳光灿烂的一天。昨天下午我和队友们散步的时候,发现之前光秃秃树木也开始长出了绿芽,我想这里的春天终于是来了。    君问归期未有期     回程的时候,我们同行的队友纷纷说起自己夜班情况,这是我们每日归程常态讨论。哪里好哪里不好,以后怎么做。但是我能明显感觉得今天大家语调轻快了许多。随着新冠疫情一天天好转,武汉新冠确诊病例也
    03-24
    2020
  • 贝锦新研究团队发现新的鼻咽癌预后分子标记物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贝锦新研究员联合国际研究团队,率先完成了首个大规模鼻咽癌患者生存相关的遗传学研究,涉及来自中国南方和新加坡等地多个队列的5553例患者,发现RPA1基因变异与鼻咽癌患者总体生存期长短相关,进一步研究RPA1生物学功能,说明其可作为鼻咽癌预后分子标志物和放射治疗增敏的潜在靶标。   该原创性研究成果于3月20日在线刊登于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题目为“遗传变异与鼻咽癌生存期:多队列的外显子组水平关联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郭允苗(博士后)、陈杰荣(博士生)、冯燕纯(博士生),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Melvin Chua博士,中山大
    03-24
    2020
  • 核医学科组织疑似新冠肺炎防控应急演练
        为科学规范、有序开展突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治工作,按照《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与防控手册V6》指引,核医学科针对核医学特殊防护病房的住院病人和核医学科检查的门诊病人,分别制定了“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核医学科病区住院病例)应急演练方案”和“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核医学科PET/CT检查病例)应急演练方案”。   2020年2月26日10时至11时30分,在樊卫主任和梁丽萍护士长的带领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两个应急演练方案在核医学科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处置演练    模拟一男性患者,为碘
    03-17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