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 同心同行同战疫——中心举办医用耗材供应商抗疫保供座谈会2020年6月2日,中心召开了一场“有温度、有深度、有亮度”的医用耗材供应商抗疫保供座谈会。 会议由物流科张菊科长主持,彭望清副院长、刘卓炜副院长、总务处陆卫红处长、干峰副处长以及七家供应商高管人员参加座谈会。 会议在欢迎援鄂医疗队归来的视频中拉开帷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心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的指示精神,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积极筹措各类资源,中心上下团结一心,可谓是“出人出力出物资,同心同行同战疫”。 总务处陆卫红处长表示,中心在抗“疫”战争取得的成绩,既离不开一线医护人员和行政后勤06-232020
- 中心领导班子赴黄埔院区现场调研2020年6月17日,中心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与黄埔院区开业筹备工作组的相关人员赴黄埔院区开展现场调研,指导黄埔院区开业筹备工作。 远眺黄埔院区 调研组全体成员在黄埔院区合影 虽然调研组到达现场时烈日当空,但丝毫不影响各位成员的热情。黄埔院区室外园林工程正在进行,园区室外路面硬化尚未完成,调研组穿过泥泞崎岖的施工道路,深入项目施工现场进行调研。 调研组视察黄埔院区现场(综合楼主入口) 调研组视察黄埔院区现场(院区大堂) 调研组视察黄埔院区现场(影像机房) 调研组视06-222020
- 肿瘤防治中心传达学习春季工作会议精神6月17日,肿瘤防治中心党委组织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 会上,武少新同志介绍了为期两天的春季工作会议整体情况,传达了罗俊校长所作的《完善大学治理体系 共商内涵发展规划——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行稳致远》的大会报告、陈春声书记总结讲话精神,并传达学校林东伟副书记、纪委书记作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报告,并对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部署。 武少新书记传达会议精神 回顾为期两天的春季工作会议,罗俊校长的报告系统全面地梳理了我校“十三五”期间取得的突破性成绩,提振了精神,增强了信心;梳理出的问题,鞭辟入里、切中要害;明确了学校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阐明了实现“十四五”06-192020
- 双机并驾,跑出500000+流量!首届中肿微创外科规范化手术直播周落幕5月25日,中肿首届“刀客秀”微创外科规范化手术直播周火热开启。在为期7天的手术直播周里,中肿14支优秀的微创外科专家团队通过Xi™型和Si™型两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实现了线上双机联播,并实时与全国的同道共同交流手术经验。截止5月31日,首届中肿微创外科规范化治疗手术直播周观看人次突破50万! 今日,徐瑞华院长、彭望清副院长、刘卓炜副院长向参加直播周的14支优秀微创外科专家“刀客”团队颁发了纪念奖杯,致敬他们在肿瘤规范化微创外科手术领域的钻研与开拓精神。 院领导向14支优秀的外科专家团队颁发纪念奖杯 向最佳组织团队医务处、最佳支撑团队手术麻醉科颁06-192020
- 中肿病理科信息化转型升级之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是华南地区首个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病理实验室,秉持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确立的“三最一流”的宏伟发展目标,病理科一直力求以“精准、敬业、高效、创新”的医疗质量方针为患者及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病理服务。近年来,在智慧医疗和数字化诊疗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中心信息科、医务处及各临床科室与病理科密切配合,中肿病理信息化和数字化诊疗流程迎来了一次全新的转型升级。这不仅让诊疗流程管理更趋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更为患者及临床医务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图1:2019年5月21日,孙颖副院长带队在病理科调研信息化建设并部署工作06-042020
- 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中肿人布好精准防控网今年春节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的疫情警报骤然拉响,医疗部门的作为防控主战场的压力骤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里,中心领导亲自挂帅,第一时间组建了以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专家小组为运作主体的疫情防控三级组织架构,领导们细致入微地统筹着疫情防控工作,班子成员各自分工负责,各部室密切协同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本中心领导组织的工作例会达30余次,议题内容包含总体防控方案、诊疗与防控指南、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的制定与修订、设备设施和物资物料的准备、宣传动员,等等。在稳定的三级组织架构下,我中心秉承疫06-042020
- 突破!中肿康铁邦团队等发现骨肉瘤的肺转移新靶标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其恶性程度高,危害大,其5年生存率仅为60%左右,主要治疗手段是新辅助化疗 + 手术 + 术后化疗,但患者往往对化疗不敏感,容易发生肺部转移,预后差。因此,针对骨肉瘤的肺转移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以及药物十分重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康铁邦教授、中山大学附一院沈靖南教授、苏州大学陈坚教授等研究团队合作,在骨肉瘤细胞系和肿瘤组织中,发现了几个与RAB22A1-38相关的融合基因,其融合蛋白(Rab22a-NeoFs)可结合SmgGDS607,促进RhoA的活化,从而促进骨肉瘤的肺转移,并合成了特异靶向的穿模多肽,可阻断06-022020
- 这支核酸检测小分队:无畏无惧,精简实干疫情当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用实际行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落实疫情的防控毫不松懈、肩负肿瘤病患的诊治使命俞显担当。通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排查感染,是我中心有序开展肿瘤病患入院治疗和有创诊治的有效防控措施。 为稳固我中心防疫网络的第一道防线,迫需建立新冠核酸检测自主筛查体系。分子诊断科积极响应,认真落实中心疫情防控的统一部署,在中心领导、医务处、控感科、门诊部、信息科、药学部、财务处等多部门、众多同事的同心协力之下,迅速启动我院分子诊断科自主新冠核酸检测工作。 试运行期间新冠小组成员细心理顺每个细节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子诊断科为全国首家在医院设立的分子诊05-26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