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瘤典型医案
患者姓名:杨* |
性别:女 |
年龄:68 |
就诊日期: 2022.11.15 |
|
|
主诉:发现腹膜后肉瘤6月余 |
||
现病史:患者因腰背部疼痛3月,2022年4月CT发现腹膜后肿物,包绕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左肾动脉和腹主动脉。CT描述较3年前有进展。建议:I、PETCT扫描2、必要时CT引导下穿刺活检。我院PET见腹膜后肿物包绕腹主动脉及肾血管考虑为恶性肿瘤,建议行超声引导下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20204/20PET/CT:腹膜后团代谢活跃,疑恶性病变(淋巴瘤?神经来源肿瘤?);双肺多发微小磨玻璃密度结节,怀疑性病变,建议随诊;双乳良性钙化,必要时完善乳腺彩超;胆囊结石;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较前相仿,左肾小囊肿: 动脉粥样硬化。 2022-4-29我院病理:(腹膜后肿物穿刺)镜下:穿刺组织中见胞浆内含空泡的细胞呈片状分布,部分区域可疑“脂肪母细胞”,病变符合肿瘤,建议加行免疫组化协助诊断。(腹膜后肿物穿刺)镜下:形态结合免疫化结果,病变符合肿瘤,考虑为恶性间叶源性肿瘤(肉瘤),未除外脂肪肉瘤,但因穿刺组织观察局限、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结果不典型,建议临床进一步检查。分子病理: MDM2扩增(阴性)。 免疫组化:MDM2(个别+),CDK4(-),CD34(-),S-100(-), Desmin(-),EMA(-),CD117(-),DOG1(-),Ki-67(10%+)。2022-05-10复查,考虑为脂肪母细胞瘤。 2022-4-5番禺中心医院:左房增大,双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伴斑块形成LVEF 67%. 2022-06-2022:42:54上腹部CT平扫+增强(套) 检查诊断:腹膜后肿块,考虑脂肪肉瘤可能性大,侵犯范围如上述。双肺类结节,考虑增殖灶可能性大。双乳外象限良性钙化灶。肝S8囊肿。胆囊结石。左肾囊肿。动脉硬化。 2022-9-21本院MR示:腹膜后肿块,考虑脂肪肉瘤可能性大,较前缩小。肝S8囊肿。胆囊结石。左肾囊肿。双肺类结节,考虑增殖灶可能性大,较前相仿。双乳外象限良性钙化灶。动脉硬化。 2022/9/21胸部,上腹部,下腹部,盆腔CT+增强:对比2022/6/17,腹膜后肿块,考虑脂肪肉瘤可能大,较前小,肝s8囊肿,胆囊结石,左肾囊肿,双肺结节,考虑增殖灶可能性大,较前相仿。双乳外象限良性钙化灶。动脉硬化。 症状:乏力,下肢尤甚,食欲可,眠差,口干,大小便正常。 |
||
既往史:无 |
||
过敏史:无 |
||
舌质:淡红 舌苔:薄白 脉:细 |
||
辅助检查:无 |
||
中医诊断:肉瘤 |
||
证候诊断:气虚癌毒 |
||
西医诊断:肉瘤 |
||
治 法:补气解毒。 |
||
处 方: 太子参15g 白 术15g 茯 苓15g 陈 皮6g 半枝莲30g 蛇舌草30g 皂角刺15g 蒲公英15g 醋莪术10g 红 芪20g 鸡内金20g 甘草片5g 十四剂 日一剂 一日煎两次 |
||
2023年2月14日二诊:无明显不适,稍有乏力。舌质淡暗有隐瘀,舌苔薄白,脉沉。 处方: 太子参15g 白 术15g 茯 苓15g 陈 皮6g 半枝莲30g 蛇舌草30g 皂角刺15g 蒲公英15g 喜树果 3g 黄 芪15g 灯芯草 3g 甘草片5g 十四剂 日一剂 一日煎两次 |
||
|
||
心得体会: 软组织肉瘤属“肉瘤病”、“积病”的范畴。多缘由患者正气内虚,感受邪毒,宿有旧疾等因素,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痰凝、血瘀、湿浊、热毒等病理变化,蕴结于脏腑组织,相互搏结,日久渐积形成肉瘤。正如古书《医宗必读》记载:“积聚之所以曰积,呼之聚,此乃积之所成,皆因正气不足,内虚致病,加之邪气踞之。中医疗法主张扶正驱邪,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积聚》说:“凡积聚之治,如经之云者,亦既尽矣。然欲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 本案中,患者正气亏虚为本,痰瘀癌毒聚集为标,因此处方以四君子汤加黄芪补益正气,固本培元,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辅以半枝莲、蛇舌草、皂角刺、蒲公英清热解毒抗癌,扶正祛邪同施,扶正不助邪,驱邪不伤正,兼顾了正虚之本和癌毒之标。 签名: 年 月 日 |
||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气血津液的运化失常是肉瘤发病的关键环节,而痰饮、瘀血、癌毒是肉瘤发病的病因病机。饮食失调,或情志抑郁,或感受外邪,或素体气虚,可致气机失调,无力运化水湿,津液停聚而成痰;气为血之帅,气虚气滞无以行血,血行瘀滞而成瘀。痰、瘀二者均为阴邪,同气相求,常常相兼为病。中医中药治疗通过调和平衡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气血、扶正抑瘤,改善病人症状和减轻抗肿瘤治疗的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中医药作为腹膜后肉瘤治疗的辅助手段,可实现“带瘤生存”的目的。 签 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