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典型医案
患者姓名:许** |
性别:女 |
年龄:53岁 |
就诊日期: 2023.10.24 |
复诊 |
发病节气:冬季 |
主诉:甲状腺癌伴双肺转移,碘131治疗后 |
||
现病史:患者为甲状腺癌伴双肺转移,碘131治疗后。甲状腺及双颈部淋巴结彩超示:左侧颈部 V 区多发小淋巴结,部分较前次检查无明显变化。甲状腺全切术后,原甲状腺区未见明确占位性病变。右侧颈部未见明确异常淋巴结声像。2023.9.18本院 CT :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治疗后复查:双肺多发类结节灶,考虑转移瘤,左肺病灶较前增大,右肺较前无明显变化。纵隔食管旁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较前稍增大。右肺中叶斑片、条索影,考虑纤维灶,较前相仿。左侧胸膜稍增厚。 目前患者诉倦怠发乏力,头晕,大便不成形,声沙,余可。 |
||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史。 |
||
过敏史:无 |
||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 |
||
辅助检查:2023.9.18本院 CT :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治疗后复查:双肺多发类结节灶,考虑转移瘤,左肺病灶较前增大,右肺较前无明显变化。纵隔食管旁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较前稍增大。右肺中叶斑片、条索影,考虑纤维灶,较前相仿。左侧胸膜稍增厚。 |
||
中医诊断:甲状腺癌伴肺转移内放疗后 |
||
证候诊断:脾气亏虚 |
||
西医诊断:甲状腺癌伴肺转移内放疗后 |
||
治 法:健脾益气 |
||
处 方: 党参15g 麦冬15g 五味子12g 桑椹15g 枸杞子15g 红芪20g 天麻15g 木蝴蝶12g 人参叶15g 蝉蜕6g 皂角刺15g 甘草10g 十四剂 日一剂 一日煎两次 |
||
2023年10月10日二诊:患者诉乏力,声沙较前好转,近日来口干不适。舌淡红、齿印、苔薄白,脉滑数。在原方基础上,加用生地黄、石斛,共十四剂,每天1剂,水煎,每天 服2次 |
||
心得体会: 中药在配合西医抗肿瘤治疗的应用确实可以实现增效减毒的效果。比如:1. 减轻毒副作用:放疗、化疗常常伴随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免疫系统抑制等。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减缓或减轻这些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 提高耐受性:一些中药具有益气养血、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以帮助患者增加体力,提高对治疗的耐受性。这对于需要长时间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尤为重要。3. 调整免疫功能:中药中的一些药物,如黄芪、党参等,被认为具有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通过调整患者的免疫系统,有助于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提高对癌细胞的抵抗力。4. 辅助抗肿瘤治疗:一些中药还被认为具有直接的抗肿瘤作用,可以协助放化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种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签名: 年 月 日 |
||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中西医结合是一种在肿瘤治疗中应用中医与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综合治疗方案。这种综合方案的设计不是简单地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叠加使用,而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发挥两者的优势,形成互补的治疗策略。一些关键的考虑因素需要重视: 1. 分期施治:肿瘤治疗常常需要根据肿瘤的分期来确定治疗方案。在初期,西医的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可能更为突出,以达到切除肿瘤、减轻病患症状的目的。而在后期,中医的整体调理,包括扶正气、调理脾胃、增强机体免疫等,可能更适合患者康复的需要。 2. 优势互补:西医治疗在消灭或控制肿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如手术可切除肿瘤,放疗、化疗可杀灭癌细胞。中医治疗则注重整体调理,强调改善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通过综合运用两种医学体系,可以在治疗的不同阶段更全面地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 3. 个体化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应该是个体化的,即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理情况、治疗反应等因素进行调整。这需要由中西医医生共同参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计划,以确保最佳治疗效果。 4. 病因辨证: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气血状况、脏腑功能等进行病因辨证,然后选用相应的中药治疗方案。这与西医的病理诊断有机结合,使治疗更加具体、有针对性。 5. 调理副作用:西医治疗常常伴随着一些副作用,如手术后的康复、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等。中医在这方面有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缓解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中西医结合,可以更全面、个体化地对待肿瘤患者,取长补短,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签 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