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典型医案记录

2023-08-09

患者姓名:陈**  

性别:男

年龄:72岁

就诊日期: 2023.8

初诊

发病节气:春季

主诉:肺癌脑转移化疗后。

现病史:2023年2月因消瘦、头晕,于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行PET-CT提示右下肺占位,直径2cm×4cm,双侧锁骨、主动脉窗、隆突下多发淋巴结转移,行左侧锁骨下淋巴结穿刺,病理提示:腺癌浸润,考虑肺组织来源。患者拒绝行化疗。2023年6月,患者出现头疼、呕吐,左侧肢体力弱,头CT检查提示:右侧额、颞叶占位,考虑脑转移瘤。患者无手术机会,于当地医院行脱水治疗,后头疼、呕吐好转,仍左侧肢体力弱,咳嗽,纳少。2023年8月于门诊就诊。主要症见:精神稍弱,情绪消极,头晕,伴头痛,左侧肢体力弱,咳嗽,少痰,口干,乏力,纳少,眠差,舌暗红,苔白腻,脉沉细。

既往史:既往体健。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舌暗红,苔白腻,脉沉细。

辅助检查:暂无

中医诊断:肺癌病

证候诊断: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证

西医诊断:右肺癌;脑转移

治    法:益气养阴,化痰散结,通络止痛

处    方:   

生黄芪20g,沙参30g,天冬15g,麦冬15g,五味子10g,鱼腥草30g,白花蛇舌草15g,生半夏(先煎)15g,丹参15g,威灵仙15g,夏枯草15g,枇杷叶15g,胆南星15g,藤梨根30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十四剂 日一剂 一日煎两次

复诊:患者自觉头晕、头疼较前稍好转,精神较前好转,咳嗽、口干较前减轻。

心得体会:

该患者为肺癌脑转移,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在益气养阴的同时,注重化痰通络,方中可以看到沙参、天冬、麦冬、五味子、黄芪等益气养阴药物,以及化痰散结功效的胆星、生半夏、藤梨根、夏枯草。

      

                                                 签 名: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肺癌脑转移的发病机制第一是肺阴、肺气虚。肺为娇脏,朝百脉,主卫外。六气太过、五志过极皆可化火灼阴,损伤肺阴,肺阴不足则肺气虚,肺气虚则精微不布,痰浊内生,脉络壅滞,聚而成积,最终形成癌毒。第二是癌毒流窜。癌毒以痰毒为主,可夹瘀、夹热、夹湿等。癌毒上至巅顶而成脑转移瘤,这也与痰邪为患的特点相符。故而在肺癌伴脑转移的治疗上,应遵循益气养阴、化痰散结的治疗方法,抑制癌毒进一步发展。

 

                                                签 名:

                                                         年   月   日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