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典型医案记录

2020-01-19

患者姓名: 赵xx

性别: 女

出生日期:56

就诊日期:2020.1.14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 小寒

主诉:乙状结肠癌术后3+月,目前放疗中,拟后天化疗。

现病史:患者因“大便带血两月余”于外院就诊,肠镜活检病理示乙状结肠腺癌,2019.11.28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腹腔镜辅助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pT4aN0M0。浸润全层至脂肪组织,溃疡型,免疫组化示pMMR,BARAF,V600E(-),Ki67约90%,子宫肌瘤大体示子宫平滑肌瘤伴局部玻璃样变性。术后恢复可。11-29至11-31行三次腹腔热灌注治疗,第三次加用常规剂量奥沙利铂。2019-11-12、2019-12-03、2019-12-25予xelox方案化疗3程,拟后天行第4程化疗。现症见:口苦,左下腹术口处疼痛头晕,化疗后1周胃纳差,化疗期间呕吐严重,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既往史:既往体健。

过敏史:未发现。

体格检查:全身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腹部见手术伤口,伤口愈合佳。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触诊欠满意,腹水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见上。

中医诊断:肠覃

证候诊断: 脾虚夹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 乙状结肠腺癌IIA期

治    法: 健脾益气,行气活血

处    方: 太子参15 茯苓15白术15 甘草5

陈皮6鸡内金15麦芽30 延胡18

川楝子15红芪20白芷12 川芎6

                      14付,日1付,水煎服

复诊:无。

心得体会:本例为肠癌术后化疗后病人,属中医“肠覃”范畴。中医认为,手术损伤脉络、耗气伤血,化疗损伤脾胃,导致脾气亏虚,气滞血瘀。中医辨证为脾虚夹气滞血瘀,中医治以健脾益气,行气活血为法,方中以异功散加红芪健脾益气、化痰和胃;延胡、川楝子行气活血止腹痛;白芷、川芎祛风活血止头痛;鸡内金、麦芽运脾消食;甘草调和诸药。

                                  签 名: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大肠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大肠癌主要以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免疫治疗及中医药治疗为主。中医药在治疗大肠癌时提倡辨证论治,注重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中医药治疗可贯穿于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的始终。手术后以虚证多见,虚证以气血两虚、脾虚气滞常见,实证以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等证型为多见。化疗后主要以脾、肾、肝三脏虚衰及气、血、阴液耗伤为主,虚证证型繁杂,实证以湿热蕴结、湿浊内蕴、气滞血瘀及燥热内结多见,中医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证型演变规律辨证用药。

 

 

                                        签 名:

                             年   月   日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