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医案记录
患者姓名:叶** |
性别:男 |
出生日期:1965.7.10 |
就诊日期: 2022.10.10 |
初诊 |
发病节气:春季 |
主诉:确诊鼻咽癌1月余 |
||
现病史:患者2023-6-6在深圳海关口岸门珍都体检 EB 病毒RTA:阳性,头预CT:右侧鼻咽后顶部软组织密度影;性质待定,必要时穿刺活检。6月 7日深圳市人民医院鼻咽镜:右侧鼻咽顶局部隆起,职活检;质地中:病理:鼻咽非角化未分化癌。2023-06-13我院PET/CT 全身显像+局部CT 增强(套)检查诊断:1鼻咽病灶代谢活跃,符合鼻咽痘;病灶侵犯颅底骨及右破裂孔等,余侵犯范围如上述;双侧咽后数个小淋巴结代谢略活跃。2双颈II区及左侧Va区小淋巴结代谢略活跃,疑炎性病变。2023-06-14鼻咽部磁共振平扫+增强检查诊断:鼻咽病变,考虑鼻咽癌。颇底骨质破坏。右侧咽后数个小淋巴结,考虑转移。颈部双侧工区见多个小淋巴结,考虑转移。2023-06-18 病理会诊结果:(鼻咽肿物)镜检为末分化型非角化性癌。本院免疫组化:EGFR+。本院原位杂交:EBER+。2023-6-25开始放疗(70Gy/33f),2023-6-21、2023-7-12 同期行 DDP150mg化疗,疗程顺利,患者放疗期间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给子中药、雾化、含漱、喷喉等处理。 |
||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8年,最高 145/90mmHg |
||
过敏史:无 |
||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
||
辅助检查:2023-06-13我院PET/CT 全身显像+局部CT 增强(套)检查诊断:1鼻咽病灶代谢活跃,符合鼻咽痘;病灶侵犯颅底骨及右破裂孔等,余侵犯范围如上述;双侧咽后数个小淋巴结代谢略活跃。2双颈II区及左侧Va区小淋巴结代谢略活跃,疑炎性病变。2023-06-14鼻咽部磁共振平扫+增强检查诊断:鼻咽病变,考虑鼻咽癌。颇底骨质破坏。右侧咽后数个小淋巴结,考虑转移。颈部双侧工区见多个小淋巴结,考虑转移。2023-06-18 病理会诊结果:(鼻咽肿物)镜检为末分化型非角化性癌。本院免疫组化:EGFR+。本院原位杂交:EBER+。 患者纳差、乏力、口干、咽痛、吞咽困难不适。 |
||
中医诊断:鼻咽癌 鼻渊 |
||
证候诊断:脾胃伤阴 |
||
西医诊断:鼻咽癌放化疗后 |
||
治 法:养阴生津、清热解毒 |
||
处 方: 太子参15g 茯苓15g 白术15g 蝉蜕6g 牛蒡子10g 甘草5g 石斛3g 芦根15g 鸡内金15g 麦芽30 佛手12g 麦冬15g 十四剂 日一剂 一日煎两次 |
||
复诊:07-21复诊患者口干、咽痛、吞咽困难、食欲较前明显好转 |
||
心得体会: 中医认为放射线属热毒之邪,极易耗气伤阴。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阴虚”最为明显,尤以“肺胃阴伤”型多见。故“养阴生津”为其治疗的基本原则。而对放疗后出现青紫舌(或舌面出现瘀斑、瘀点)的鼻咽癌患者,除常规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外,更应严密观察是否有复发、转移。太子参、白术、牛蒡子、麦芽、麦冬等药材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可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癌能力。鼻咽癌放疗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和局部组织损伤,太子参、茯苓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促进组织修复。放疗可能导致局部水肿和痰液积聚,白术等药材具有利湿化痰的作用,可以减轻水肿和痰液积聚,缓解相关症状。放疗引起的粘膜水肿和炎症可能导致咽痛,太子参茯苓汤加味中的药材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咽痛症状。 总的来说,中药治疗鼻咽癌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中药的独特疗效,对改善身体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签 名: 年 月 日 |
||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签 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