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医案记录

2022-10-22

患者姓名:丁**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2.12.10

就诊日期: 2022.10.18 

复诊

发病节气:秋季

主诉:鼻咽癌骨转移治疗后2年。

现病史:2020年10月26日因右颈肿块、涕血1月余入住我院,无头晕头痛,无复视、视力模糊,无耳鸣、听力下降,无鼻塞、涕血,无面麻等不适,未予重视,逐渐加重,遂至我院就诊,2020年11月2日行鼻咽活检病理示: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诊断为: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合并胸12椎体及附件转移T3N3M1 ⅣB期(AJCC第八版分期),治疗前 EBV-DNA定量检测:8.70E+05 copy / mL 。患者于2020-11-09、2020-11-30、2020-12-21、2021-01-11、2021-02-01予以 GP+信迪利单抗化疗第1-5程。2021-02-24至2021-04-13在我院行 TOMO 姑息性放疗(鼻咽部66Gy/31F,胸椎40Gy/20F),同时期于2021-02-24、2021-03-08、2021-04-12予以信迪利单抗治疗。放疗后于2021-05-12开始予以信迪利单抗(Q3W)维持治疗。2021-07复查鼻咽镜未见鼻咽肿物,全身 PET / CT 示:鼻咽粘膜稍增厚代谢略活跃。T12病灶代谢略活跃,疑治疗后改变,与2021-01-19PET/ CT 对比,较前变化不明显。其余部位未见转移。 EBV - DNA 定量检测:0 copy / mL。末次免疫治疗时间:2021-09-28。

目前症状:咳嗽,痰多,偶有带血,晨起较甚,偶有头痛,小便黄,眠欠佳梦多,大便偏烂。

既往史:既往体健。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舌暗红,苔少,脉滑。

辅助检查:2022.8-15复查鼻咽镜未见鼻咽肿物,鼻咽部 MR 初步阅片示原鼻咽及颈部淋巴结病灶呈治疗后改变,未见明确复发。

中医诊断:鼻咽癌

证候诊断:痰热内蕴

西医诊断:鼻咽癌骨转移

治    法:清热化痰、活血解毒

处    方:   

     防风15g    桑叶15g  苦杏仁15g  瓜蒌皮12g

生天南星60g 蜈蚣5g   重楼10g    石上柏30g

喜树果3g   藿香12g   川芎8g     甘草片5g

                                    十四剂 日一剂 一日煎两次

复诊:两周后复诊患者咳痰减少,较前好转。

心得体会:

中医认为鼻咽癌病位在鼻咽,与肺相关。因肺开窍于鼻,肺经郁热,上焦热盛,迫血妄行,瘀血阻络,久而成癌肿。病属本虚标实,病性为热、毒、气虚阴虚、津伤,故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为治法。本例患者初诊时分期较晚,毒邪入骨。现患者咳嗽,痰多,偶有带血,提示痰热蕴肺;毒邪日久,瘀阻脑络,故头痛;方中以防风、桑叶、苦杏仁、瓜蒌皮、生天南星清热化痰,川芎、蜈蚣活血通络,藿香祛湿,重楼、石上柏、喜树果解毒抗癌,诸药共奏清热化痰、活血解毒之功。

 

                                                 签 名: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针对鼻咽癌未控或者分期较晚复发转移风险较高的患者,主张在扶正的基础上进行抗癌类中药维持治疗。使用大剂量的化痰散结、清热解毒、解毒通络等以毒攻毒类中药( 如生天南星、重楼、石上柏、皂角刺、蜈蚣等) 抗肿瘤治疗,通常在放化疗结束后2-3个月后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4周为1个疗程,每隔3个月服用1个疗程,以期控制病情和防止肿瘤的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针对大剂量毒药的使用,临床研究证实,采取这种间断服药法,其毒性可控且疗效可靠。这也正是中医“治未病”思想“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具体体现。

 

                                                签 名:

                                                         年   月   日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