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医案记录
患者姓名:叶** |
性别:男 |
出生日期:1965.05.30 |
就诊日期: 2023.7.17 |
复诊 |
发病节气:夏季 |
主诉:确诊鼻咽癌1月余,放化疗中。 |
||
现病史:患者2023-6-6在深圳海关口岸门诊部体检 EB 病毒 RTA :阳性。头颅 CT :右侧鼻咽后顶部软组织密度影,性质待定,建议进一步检查,必要时穿刺活检;双侧上颌窦慢性炎症并息肉或者囊肿可能。双肺多发微小结节;双肺胸膜下少许纤维灶;主动脉轻度硬化改变。肝内多发低密度影,性质待定,拟囊肿可能,其他待除外。6月7日深圳市人民医院鼻咽镜:右侧鼻咽顶局部隆起,取活检,质地中;诊断鼻咽肿物,过敏性鼻炎;病理:鼻咽非角化未分化癌。2023-06-13我院 PET / CT 全身显像+局部 CT 增强(套)检查诊断:1.鼻咽病灶代谢活跃,符合鼻咽癌,病灶侵犯颅底骨及右破裂孔等,余侵犯范围如上述;双侧咽后数个小淋巴结代谢略活跃,建议随诊。2.双颈 II 区及左侧 Va 区小淋巴结代谢略活跃,疑炎性病变。鼻窦炎。3肝脏S2小片状稍低密度影代谢略活跃,请结合临床;肝脏多发囊肿。4.双肺散在炎性病变、增殖灶。5.前列腺钙化灶。6直肠致密影局部代谢活跃,结合病史,符合肠息肉钳除术后改变合并炎症。多个椎体退行性变;右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改变。2023-06-14鼻咽部磁共振平扫+增强(1.5T以上)(套)检查诊断:鼻咽病变,考虑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右侧咽后数个小淋巴结,考虑转移。颈部双侧 II 区见多个小淋巴结,考虑转移。副鼻窦炎;右侧乳突炎。双侧大脑白质异常信号灶,考虑脑白质疏松。左侧题部蛛网膜囊肿。2023-06-18病理会诊结果:(鼻咽肿物)镜检为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本院免疫组化:#23-39086-A01:EGFR(+)。本院原位杂交:#23-39086-A01:EBERs(+)。2023-06-16左侧腮腺上极淋巴结穿刺病理检查结果:(左侧腮腺上极淋巴结)镜下:穿刺送检少量淋巴组织,局灶见少量核增大的细胞,建议交费行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协助判断可疑细胞性质。2023-6-25开始放疗(70Gy/33F),2023-6-21、2023-7-12同期行DDP150mg化疗,疗程顺利,患者放疗期间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给予雾化、含漱、喷喉等处理, 现症见:口干,咽干,胃部不适,二便调。 |
||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 |
||
过敏史:无 |
||
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舌淡暗,苔薄白,脉细。 |
||
辅助检查:2023-06-14鼻咽部磁共振平扫+增强(1.5T以上)(套)检查诊断:鼻咽病变,考虑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右侧咽后数个小淋巴结,考虑转移。颈部双侧 II 区见多个小淋巴结,考虑转移。副鼻窦炎;右侧乳突炎。双侧大脑白质异常信号灶,考虑脑白质疏松。左侧题部蛛网膜囊肿。 |
||
中医诊断:鼻咽癌 |
||
证候诊断:脾胃亏虚,阴虚内热 |
||
西医诊断:1.鼻咽未分化非角化癌(cT3N1M0 III 期)2.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3.高血压病1级(中危)4.上颌窦炎 |
||
治 法:健脾和胃、滋阴清热 |
||
处 方: 太子参15g 茯苓15g 白术15g 石斛15g 麦冬15g 芦根15g 蝉蜕6 牛蒡子15 佛手15 鸡内金15g 麦芽30g 十四剂 日一剂 一日煎两次 |
||
复诊:两周后复诊患者胃部不适好转,口干咽干症状好转。 |
||
心得体会: 中医学中没有鼻咽癌的名称,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失荣”、“鼻渊”、“真头痛”、“上石疽”、“控脑砂”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外界邪毒侵袭,七情所伤,饮食失调(过食辛热、过嗜烟酒)而致肺热痰火、肝胆热毒上扰鼻窍、痰热瘀血蕴结或因阴津亏虚、阴虚火旺,致煎液为痰,痰毒瘀互结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本例患者初诊时分期为中期,历经放疗、化疗治疗,现放疗耗气伤阴,故口干、咽干,化疗损伤脾胃,故胃部不适。方中以太子参、茯苓、白术健脾益气,石斛、芦根养阴清热,蝉蜕、牛蒡子利咽解毒,佛手舒肝和胃,鸡内金、麦芽健胃,诸药共奏健脾和胃、滋阴清热之功。 签 名: 年 月 日 |
||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及乳腺的经络分布,乳腺癌的发病部位虽然在乳房,与肝、脾、肾有关。肝郁脾虚证是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逍遥散是常用方剂。在治疗时应把握肝郁脾虚这一病机,根据治疗阶段,抗肿瘤药物治疗情况,有针对性进行中医辨证治。同时,还应条畅情志,加强情绪疏导。 签 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