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案例5.不同检测系统间CA19-9结果显著差异的原因分析
2022-07-13
1、题目:
不同检测系统间CA 19-9结果显著差异的原因分析
2、病史信息:
李某,女,外院常规体检发现CA 19-9异常升高
2010年3月:外院体检血清CA 19-9结果:408.72U/mL,其余常规体检项目结果未见异常。
2010年9月:外院检测CA 19-9:1666.72U/mL。
2010年12月:至我院体检诊查,CA 19-9:12U/mL,其余常规体检项目结果未见异常。李某到我院检验科质疑:外院与我院CA 19-9的结果相差甚远,该相信哪一个?
3、案例追踪及随访:
李某否认外院检测CA 19-9时有消化道不适,我们重新复查该标本结果为:11.3U/mL,结果重复性好。我科检测CA 19-9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而李某之前两次外院结果检测均使用另一种品牌的化学发光法,怀疑检测系统间的差异导致结果显著差异。经与李某协商后,李某增加PET-CT检查,同时我们检验科送标本至另一医院的第三种品牌的化学发光系统检测,回报CA 19-9结果为:17.2U/mL(见表1),与我院结果较一致,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此外,我院PET-CT也未发现异常。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后,患者接受我院的检测结果。此后,我科在2011年~2016年间,每年电话随访李某健康状况,李某反馈每年健康体检正常。

4、案例分析和专家点评:
案例中,李某在外院检测的CA 19-9结果异常升高与临床表现不符。尽管我院PET-CT结果无异常,但在肿瘤辅助诊断和转移复发判断方面,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要显著优于影像学。我们无从确定三种检测系统的结果准确性,所以我们进行了长达5年的追踪随访,李某每年健康体检正常,未见肿瘤发生。由此证实五年前我院检测系统CA 19-9结果较为可信。作为检验人员,我们需要深思的是,为何不同检测系统间CA 19-9检测结果会有如此大差异?
临床上成熟使用的肿瘤标志物多为定量检测肿瘤抗原,检测系统所用校准品的溯源性是决定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最主要因素。目前仅有AFP,CEA,hCG,tPSA和fPSA的检测,其标准品可以溯源到WHO标准,而糖类抗原检测项目,例如CA 19-9等,尚缺少国际统一的参考物质(表2)。对于厂家来说,应当尽可能溯源至国际统一标准,没有统一标准的也要尽可能溯源至认可度较高的方法学。在检测系统一的CA 19-9定标品说明书中,对溯源性的描述是“可溯源到采用高纯度材料的内部生产标准”;检测系统二的CA 19-9定标品说明书中,对溯源性的描述是“可溯源至一种 酶学检测方法”;检测系统三的CA 19-9定标品说明书中,对溯源性的描述是“可溯源至Fujirebio诊断股份有限公司的标准品”。由此可见,由于不同厂家CA 19-9检测溯源的各自参考方法和标准品不同,很有可能导致同一项目在不同检测系统间测量数值之间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也可以由2021年全国室间质评结果看出(表3),CA 19-9在不同检测系统间,三个水平的室间质控均值有明显的差异。另一个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试剂品牌不同,抗原/抗体结合位点有可能不同,或者抗体的亲和力不同,检测结果也可能存在差异。

有些检测方法可能无法规避标本中干扰物质的影响,常见的干扰物质有嗜异性抗体、人抗动物抗体、类风湿因子、自身抗体等物质。在排除了干扰物质之后,仍然存在糖类抗原数值在不同检测系统间的显著差异,可以采取结合影像学检查以及增加第三方系统检测,有条件时增加病人随访,综合做出判断。
检验医师需要认真阅读检测项目说明书,了解校准品的溯源性,确认是否溯源至国际统一标准,方能在肿瘤标志物结果诠释方面,给出合理的解释和让患者满意的疑难问题解决方法。
作 者: 陈树林 朱苑莹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检验科
点评专家: 戴淑琴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