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案例11.用半衰期评估患者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治疗部分缓解

2022-07-15

  1、题目:

  用HCG-β半衰期评估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部分缓解

 

  2、病史信息:

  黄**,女,24岁,妊娠滋养细胞肿瘤Ⅳ期。

  患者曾因“停经2个月”于2014年7月在某医院就诊,血清HCG-β浓度140 mIU/ml,考虑为“异位妊娠”予以保守治疗。但HCG-β波动在100-200 mIU/ml,月经周期正常,量色如常,遂于2015年3月在该院行剖腹探查,术中未见异常,术后定期复查,HCG-β呈进行性升高。

2015年8月17日拟“妊娠滋养细胞肿瘤Ⅳ期”入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化疗,MR检查示肝、脾、双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瘤。

  8月28日23:20,持续性右后背疼痛,腹腔内出血量达3000ml,临床考虑为失血性休克,转移瘤破裂,8月30日0:00-4:00,患者行左半肝切除+脾切除+术中肝转移瘤病灶微波治疗+腹膜腔热灌注化疗。

  术后定期随诊,血清HCG-β浓度逐渐下降(表1),至术后80天时,HCG-β水平为35.87 mIU/ml,没有降到参考值范围内,从HCG-β浓度变化来看,此次手术治疗的效果如何呢?

 

 

 

  3、案例追踪及随访

  本例患者术后持续化疗,血清HCG-β浓度最低降至4.93 mIU/ml(2016年6月13日),然后血清HCG-β浓度逐渐升高,2017年5月患者因肿瘤脑转移死亡。
 

  4、案例分析和专家点评

  ◆ 肿瘤标志物的生物半衰期是指肿瘤标志物经胆汁或肾脏排泄,血液浓度下降至其基础浓度一半所需的时间。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浓度在体内下降的时间取决于其半衰期。

  ◆ HCG-β是一种蛋白质,自肿瘤细胞释放入血后,其排泄速度由HCG-β的生物半衰期决定。观察一个新的治疗方案后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动态下降以评判治疗效果时,最高浓度一般是指治疗前的血清浓度。而本例患者术后首日血清HCG-β浓度高于术前,则以术后血清HCG-β367319 mIU/ml为最高浓度,HCG-β的生物半衰期为20个小时,理论上,经过16个半衰期,即术后13.3日后,HCG-β浓度可以降至2.8mIU/ml(见表2),即降到参考值范围以内。然而,根据患者实际随诊的HCG-β浓度变化表,术后13天时HCG-β浓度实际为6195 mIU/ml,术后18天时HCG-β浓度实际为2694 mIU/ml,提示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体内仍然有残存的肿瘤细胞在持续分泌HCG-β入血,形成血清HCG-β浓度的持续叠加,使得仅仅以术后最高浓度和半衰期来计算的理论HCG-β浓度下降速度趋势与实际浓度下降速度趋势分离(图1),或者实际与预期不符合,实际下降速度慢的多。所以,从肿瘤标志物浓度下降速度的角度,来评估本例患者此次手术治疗效果,只能为部分缓解,患者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继续生长,虽然在持续化疗期间根据病情更换化疗方案,无奈病情持续进展,最终患者因脑转移死亡。

 

 

 

  ◆ 如果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浓度能够降到参考值范围之内,或虽不能降到参考值范围内,也要减少治疗前水平的95%,则说明治疗有效。以治疗方案前后肿瘤标志物血清最高浓度和半衰期来计算的肿瘤标志物浓度理论下降速度趋势,与肿瘤标志物浓度实际下降速度趋势相比较,是基本重合,还是分离明显,用于从肿瘤标志物的视角评估治疗方案有效性的程度,如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等,能为肿瘤的治疗方案效果评估与方案选择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

 

 

  参考文献:

  Mai M, Takahashi Y. [Prediction of recurr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from standpoint of biological malignancies--tumor marker doubling time and its a half life period line]. Hum Cell. 1993 Jun;6(2):82-7. Japanese. PMID: 7692953.

 

 

  作  者: 张 琳  林润端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检验科 
 

  点评专家: 戴淑琴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检验科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