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 刘卓炜团队最新成果发布:他汀类药物介导胆固醇通路抑制膀胱癌生长
    摘要:中肿甘肃医院首次登陆国际期刊        2023年8月9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刘卓炜教授团队在国际生物学期刊Cell Reports上发表题为《NFYC-37通过激活甲羟戊酸通路促进膀胱癌生长》的研究成果(点击文末链接查看)。该研究揭示了转录因子NF-YC的不同剪接变异体对膀胱癌生长的调控作用,并探索了他汀类药物对NF-YC驱动的膀胱癌的潜在应用。        营养代谢与肿瘤生长关系密切,其中胆固醇被认为是肿瘤生长所需的关键营养物质之一。胆固醇是细胞膜构建和信号传导的重要基础,然而高胆固醇水平与肿瘤风险增加相关。肿瘤细胞的胆固醇部分来自外部供体摄入,部分则由肿瘤细胞自身合成。
    08-10
    2023
  • 全基因组倍增事件可能是造成肿瘤细胞基因组稳定性丧失的重要驱动事件!岳家兴研究成果公布
           2023年7月31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岳家兴副研究员团队与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法国索邦大学、法国蔚蓝海岸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等的科学家团队合作在Nature Genetic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142个端粒到端粒水平基因组刻画酿酒酵母基因组结构景观”的研究论文(点击文末链接查看原文)。该研究建立了覆盖酿酒酵母全球种群多样性的端粒到端粒(T2T)参考基因组系(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Reference Assembly Panel, ScRAP),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系统性揭示了酿酒酵母全球种群中的结构变异景观及其与基因组杂合度、多倍化、染色体
    08-10
    2023
  • 暑期闷热无趣?不如走近国重室探寻抗癌“大功臣”背后的故事~
           绽放创造力,探索科学世界,种下成为科学家的梦想。为了发挥高校在科学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拉近中学生与科学实验的距离,激发孩子们的探索热情,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举办首届暑假公众开放日! 绽放创造力        亮点一:“黑科技”观察原形毕露的肿瘤细胞        癌症,是一种古老的疾病。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增殖、可转化和易转移三大特点,能够破坏正常的细胞组织。1912年8月13日,巴黎医生加斯顿·奥丁宣布他发现、分离并培养了癌细胞。        如今过去100多年,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肿瘤细胞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借助高分
    08-09
    2023
  • 开启临床初体验!泌尿外科专家带教医学生预见习
           2023年7月11日至8月4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迎来了4批共22位医学生。他们是中山大学大一至大三的医学生,经学校及中心安排,参与预见习活动。        临床预见习作为中山大学医学教育模式中“早期接触临床”的主要形式,已有二十余年历史,旨在让尚未接触临床的医学生利用寒暑假期走进医院,通过“多看、多听、多想”的方式初步了解医生的工作,为以后的见习、临床实习做好准备。        泌尿外科刘卓炜、尧凯、韩辉、李永红、秦自科、董培、郭胜杰、叶云林、吴志明、王延军、蒋丽娟、李志勇等多位带教老师,通过言传身教,为预见习学员提供了早期接触临床的宝贵经历。 医学生在中肿泌尿
    08-08
    2023
  • 广东省癌症筛查与早诊能力培训项目2022年度项目总结暨2023年度项目启动会顺利举办
           为及时总结过去一年的项目开展情况及工作经验,部署2023年度的工作任务,推动培训工作按时保质完成,2023年7月27日,广东省癌症中心在线上举办了广东省癌症筛查与早诊能力培训项目2022年度项目总结暨2023年度项目启动会。广东省癌症中心办公室曹素梅主任及相关技术人员,广州、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共20家地级市的癌症防治中心技术骨干参加了本次会议。 广东省各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及技术骨干通过线上参会        会上,曹素梅主任首先介绍了广东省2022年度癌症筛查与早诊能力培训项目的开展
    08-04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