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通告

  • 2020年博士后职称认定公示
        按照《中山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以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经科室考核,博士后管理工作小组认定,中心批准,同意认定在站博士后杨杰等125人具备助理研究员资格。现将名单公示如下,公示时间为2021年4月22日至2021年4月29日,如有疑问,请直接向中心监察审计处反映。   助理研究员:      杨 杰 Girish Talakatta K Roy Gaurab 张海燕 朱楠楠 张晓飞    马小燕 罗创华 徐智深 何章平 高卫杰 吴 浩 谢敏儿 邓 兵    刘湜桦 陈艾琳 程利民 牛 艺 廖 昆 高 瑛 雷鑫星 刘 记    李雪萍 郑铄瀚
    04-22
    2021
  • 中山大学校学术委员会推荐人选情况公示
      根据中山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关于推荐新一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通知》(发规办〔2021〕15号)文件精神,中心拟推荐曾木圣为中山大学新一届校学术委员会医科分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4月7日——2021年4月12日。   各位老师如有异议,请于2021年4月12日下午17:30前以书面形式实名提交到科研科。  附推荐标准:   (一)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忠诚和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遵守宪法法律,学风端正、治学严谨、公道正派;   (二)学术造诣高,在本学科或者专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公认的学术成果;   (三)关心学校
    04-07
    2021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21年招聘启事(第三批)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学科地位、综合实力稳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三甲。   中心专科布局全面,名医名家荟萃,多个病种诊疗水平国际领先。  中心拥有四大国家级研究平台: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肿瘤学)、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  中心科技影响力稳居"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肿瘤学)前两位。在2019年度Nature Index自然指数排行榜上,中心位居全球癌症中心第7位,在中国肿瘤专科医院中排名第1。  中心立足粤港澳大湾
    03-26
    2021
  • 2021年清明节、五一劳动节越秀院区与黄埔院区门诊工作的安排
      根据上级有关通知, 2021年清明节、五一劳动节期间越秀院区与黄埔院区门诊工作安排如下:                   4月3日-4月5日放假3天,门诊不开诊;  5月1日-5月5日放假5天,门诊不开诊;   4月25日(周日)补班,按周二挂号;   5月5日(周三)上午8:00-12:00开展核酸采集;   5月8日(周六)补班,按周三挂号;  预祝大家节日快乐! 医务处门诊部2021年3月17日
    03-19
    2021
  • 中心2020年“十佳员工”评选结果公示
      经中心“十佳员工”评选小组评选,我中心2020年“十佳员工”评选结果公示如下: 序号 姓名 科室 1 甄子俊 儿童肿瘤科 2 郭灵 鼻咽科 3 袁中玉 内科 4 林小军 胰胆外科 5 杨丽芳 胃外科 6 陈树鹏 实验研究部 7 陈倩超 药学部 8 汤德智 ICU 9 雷艳华 总务处物业管理科 10 毛国应 中心办公室   对公示名单如有异议,请于公示之日起,以书面形式向中心人事处及中心纪委办公室提出,公示截止时间为2020年3月3日。   中
    02-24
    2021
  • 关于推荐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公示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于2021年2月19日参加中华医学会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推荐答辩,经过学会严格评审,决定向中国科协推荐马骏教授为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现予公示,公示期为 2021年2月20日至2月27日,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送交向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科研科(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651号1号楼831室)。异议应当签署真实姓名或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方式,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张志宏   电话:020-87343135   邮箱:kyk@sysucc.org.cn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2021年2月20日
    02-20
    2021
  • 2021年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遗传环境互作与干预、肿瘤代谢调控与复发转移、肿瘤免疫治疗与疫苗、肿瘤靶标与新药、肿瘤诊断新技术与精准治疗。   为贯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建设方针,充分利用本实验室的学科优势和平台资源,促进实验室与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提高研究水平,现发布实验室2021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踊跃申请。 一、主要资助领域与方向   1.肿瘤发病机制研究   癌变过程中关键分子的基因结构、表达调控与肿瘤的早期诊断研究,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增殖、侵袭、分化、凋亡、自噬等信号转导调控网络研究
    02-07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