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美国Fred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代表团来访我中心【国际办报道】2016年1月17日上午,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代表团一行三人来访我中心,并与我中心专家进行了热烈友好的交流会谈,就双方感兴趣的科研项目合作机会开展探讨。出席会议的专家包括:Fred Hutchinson 癌症研究中心中国项目执行主任Steven G. Self教授,临床研究委员会委员Edus Houston Warren教授,中国项目主管Lena Yao女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钱朝南教授、副院长曾木圣教授,生物治疗中心李疆教授、翁德胜副教授,实验研究部钟01-192016
- 我院神经外科“医护一体化”查房机制初见成效神经肿瘤外科专科性极强,疾病具有病情重、变化迅速的特点,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合理处理病情直接决定患者的预后。这不仅要求专科医护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医、护两者的密切配合。“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医患、医护两条平行线的模式,重建“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基于此,我科在“医护一体化”交班和“医护一体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了“医护一体化”查房制度;密切医护协作、取长补短,明显提高了我科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医护一体化”查房制度主要包括晨查房和晚查房。为了实施“医护查房一体化”,医生和责任护士按床位分组管理患者;每组相对固定主管医生01-192016
- 我中心“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启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启用01-182016
- 广东新闻联播:肿瘤专科引进机器人手术广东新闻联播:肿瘤专科引进机器人手术01-182016
- 喜讯:我中心马骏教授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我中心马骏、赵充、麦海强、张力、卢泰祥、李宇红、谢方云、胡伟汉、刘孟忠和孙颖教授完成的“鼻咽癌诊疗关键策略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广东省是世界上鼻咽癌最高发的地区,因此鼻咽癌又被称为“广东瘤”。从建院伊始,我中心就致力于鼻咽癌的研究。马骏教授等完成的“鼻咽癌诊疗关键策略研究与应用”项目在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等课题资助下,取得了丰硕成果。 研究发现miRNA标签和EBV DNA拷贝数能够反映鼻咽癌远处转移的潜能和治疗的有效性,指导个体化治疗。首次提出了PET-CT检测鼻咽癌远处转移的适应01-112016
- ChineseJournalofCancer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5年12月18日,由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5家单位联合主办、同方知网承办的“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在北京九华山庄隆重举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和清华大学图书馆在会上联合发布了《2015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再次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这是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连续三年获此称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是基于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CL,01-082016
- 挑战极限,精准医疗时代的精准肝切除---肝胆科成功救治一名巨块型肝癌患者巨大肝癌占据整个肝脏体积的三分之二,并悬垂到下腹部,如何在最大限度地在保留正常肝脏组织、保证剩余肝脏功能的基础上,“拆除”这个随时可能破裂的“定时炸弹”?日前,我院肝胆科陈敏山教授团队成功切除直径约30厘米,重达3.5kg的孤立巨大肝癌。 该患者是一位47岁男性,因右上腹胀痛,伴进食后呃逆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肝脏上长了一个很大的肿瘤,占据腹腔1/3,最大处的直径有25厘米左右,考虑原发巨块型肝癌。患者曾辗转在外院就诊,均因肿瘤巨大、紧贴门静脉主干被认为手术风险较大没有手术机会。患者家属通过网上查询预约挂号找到了肝胆科陈敏山教授,陈教授仔细询问了病史,结合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认01-042016
- 2016年新年献词时光在无声间有序交替,梦想在探索中展翅飞翔。新年的晨光承载了温暖与朝气,初春的甘露孕育着生机和希望。藉此,我们谨代表中心全体党政领导班子,向全院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学生、广大病友们和所有关心支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感谢与新年的祝福! 2015年,是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一年。中心积极响应中山大学建设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围绕中心“国内综合实力最强,国际一流的肿瘤学医教研防基地”的奋斗目标,根据学校提出“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引01-0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