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乳腺科谢小明教授再获中国发明专利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至今仍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控制。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形势不容乐观。乳腺癌仍然呈现较高的死亡率,主要原因是其复发和转移,乳腺癌一旦发生转移,五年生存率为27%-30%。  三阴乳腺癌临床特征不仅表现为侵袭性强、组织学分级较高、预后差、易发生内脏转移,且缺乏内分泌治疗及针对HER-2的分子靶向治疗的相应靶点,治疗手段的选择相对于其它分子亚型乳腺癌受到限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谢小明教授研究团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了乳腺癌诊断技术领域的一种RNA circEPSTI1及其在三阴乳腺癌上的应用,今年8月,该发明获评中
    10-18
    2018
  • 【幸福文化】敬老祝寿共话重阳
      敬老文化是中心核心文化之一,为了让每位离退休职工感受到中心的问候与关怀,中心每季度会在职工餐厅为当季度生日的离退休老师们举办一次集体生日会,中心领导、职能处室负责人等一起为寿星们祝寿庆生。  2018年第四季度生日会于2018年10月9日在1号楼23层职工餐厅举行,共有近80位离退休老师们齐聚一堂欢乐庆生。本次生日会恰逢中国传统佳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即将来临,为了表达对中心离退休老干们的敬爱,彭望清副书记、李升平副院长代表中心领导参加本次敬老祝寿会,与会的还有职工保健科林焕新主任、人事处文朝阳处长以及戴军进副处长。  会上中心领导彭副书记和李副院长热情问候寿星们,彭副书记代表中心领
    10-18
    2018
  • 【致敬.党员】中肿党员专家新疆医疗帮扶纪实
      10月7日晚9时许,南航CZ6801航班缓缓降落在新疆喀什机场,当全国人民仍沉浸在国庆假期氛围中,肿瘤防治中心的党员专家们已经历近九个小时的航程,飞赴这座祖国边陲的西域古城。 中肿党员专家一行抵达喀什   横跨神州大地,广州秋风渐起,新疆已是万山红遍、秋色无边,党员专家们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带着先进的临床医疗理念、技术,带着医者责任担当,带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使命走进了新疆。  本次是中肿首次集结多专科团队赴新疆开展集中对口医疗帮扶,短短五天行程中,党委武少新书记带领来自内科、头颈科、胸科、结直肠科、妇科、核医学科、病理、护理、临床研究、信息工程
    10-17
    2018
  • 我中心传达中大2018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10月15日下午,肿瘤防治中心党委召开落实“两个责任”工作例会暨支部书记2018年第四季度会议,会上中心党委武少新书记传达刚刚闭幕的中大2018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中心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总)支部书记和部分支委出席会议。 武少新书记传达学校2018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武书记首先传达校党委陈春声书记的专题报告精神。陈书记结合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回顾和总结了学校过去三年党建、思政和意识形态工作成绩和不足,提出了开展下阶段工作意见。陈书记强调,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论述,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把握和运用好教育规律,立德树人;要加强和改
    10-17
    2018
  • 【喜讯】王风华教授出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8年10月12日,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肿瘤靶向技术指导中心年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齐聚钱塘,共话肿瘤靶向治疗。            同日下午,举行了肿瘤靶向治疗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国抗癌协会委任我中心王风华教授为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大会民主选举了副主任委员6名。我中心王峰副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黄鼎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邱红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曲秀娟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石燕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第一
    10-15
    2018
  • 重症医学科召开国家级青年文明号评审复核工作会
      2018年9月30日下午,重症医学科召开了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第三次国号评审复核准备工作会。       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重症医学科于2012年获评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创国号六年来,重症医学科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全体号手的共同努力下,顺利的通过了2014年及2016年两年一次的国号评审复核工作。今年,重症医学科将迎来第三次国号评审复核工作。本次迎审准备会议由马刚主任主持,钟梅同志为大家解读并部署2018年国号复审工作。  青年文明号是重症医学科的一个标志,也是我院的标志。“青年文明号”寄托了我们的光荣与梦想,在青年文明号的指引下,重症医学科以“双赢,双新,双升”为目
    10-12
    2018
  • 肿瘤防治中心贾卫华教授团队遗传研究新突破:发现放射性脑损伤易感基因
      10月8日,贾卫华教授团队关于“发现放射性脑损伤易感基因”的遗传研究成果于国际著名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在线发表。贾卫华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王曈旻,沈国平,陈明远,张江波,孙颖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是首个放射性脑损伤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也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放射性脑损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研究背景  放射性脑损伤是脑部放疗肿瘤患者(包括鼻咽癌、原发脑肿瘤和脑转移瘤)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相比于脑部肿瘤患者,鼻咽癌患者生存期更长,同时能排除脑部肿瘤对疾病诊断的影响,因此鼻咽癌是更适合研究放射性脑
    10-11
    2018
  • 【支部风采】实验研究部党总支上党课:如何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升级版”
      2018年9月26日,实验研究部党总支朱孝峰书记深入浅出、激情洋溢地为实验研究部党总支的全体党员讲党课,重点阐述了如何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升级版”。            此次党课讲座以《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为切入点,讲解了如何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升级版”。   党员们:再识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后,很快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体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我国基础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通过学习,党员们再次明确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是国家
    10-11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