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人文中肿】儿童肿瘤科:搭建孩子心中的永生花园2018年11月3日下午,儿童肿瘤科医护人员和社会爱心人士如期为肿瘤患儿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搭建孩子们心中的永生花园。永生花寄托孩子们的梦想,永久保存。 永生花的花语是“永不凋谢的爱”,也暗喻守护爱情,亲情,或友情。在茫茫人海中,总能找到守护的那个人,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让爱情、亲情、友情永恒。儿童肿瘤科的医护人员们和患儿们一起制作的永生花就代表儿童肿瘤科医护人员对孩子们一种庄重的承诺,象征着中肿人的承诺没有保鲜期,每一天医护人员都是尽心尽职的为孩子们提供精准治疗和精心11-122018
-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五届全体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2018年11月6日,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会换届大会暨第五届全体委员会会议在我中心国际会议厅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专家有广东省抗癌协会办公室主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党政办黄金娟主任,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现任主任委员顾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护理部覃惠英主任,主任委员辛明珠主任以及来自广东省内各医院的肿瘤护理专家的副主委、常委及委员近60名。 辛明珠主任首先对肿瘤护理专业第四届委员会的任期工作做了详细的总结汇报,从中可以看出肿瘤护理专委会在广东省防癌抗癌事业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卸任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服务肿瘤患者的初心,辛主任希望在新一届11-122018
- 2018医学前沿论坛暨第九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在广州顺利举行11月9-10日,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清华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中心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抗癌协会、中国工程院整合医学研究院承办的2018医学前沿论坛暨第九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在广州举行。本次会议邀请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樊代明院士、王辰院士、程京院士、夏咸柱院士、周宏灏院士、徐建国院士、金力院士、卞修武院士,以及近20名国内外生物医学界的顶尖专家学者,共同围绕分子诊断前沿技术发展主题进行学术分享,现场参会人员逾1000人。 大会现场 开幕式由大会主席、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1-122018
- 人力资源管理处关于2018年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和青年杰出医学人才推荐名单的公示附件下载:人力资源管理处关于2018年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和青年杰出医学人才推荐名单的公示11-092018
- 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临床研究是医学研究永恒的主题,高质量临床研究的结果是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循证医学证据,对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非常重要。临床研究相关方法学在临床研究/药物临床试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医科课程体系的建设,紧跟临床研究发展的趋势,2018年11月1日,“临床流行病学/DME教研室(简称DME教研室)”主任洪明晃教授组织召开了《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建设研讨会,邀请资深教授、青年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等参会讨论,共商课程建设及教学等事项,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人员有(排名不分先后):杨学宁、杨岫岩、周倩、张健、周旭毓、钱朝南、麦海强、阮继11-072018
- 2018中肿脊柱转移瘤高峰论坛召开11月1日-2日,由广东省抗癌协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骨与软组织科承办的“2018中肿脊柱转移瘤高峰论坛”在羊城广州召开。 大会分为两部分,分别为“2018中肿脊柱转移瘤病例讨论会”和“2018中肿脊柱转移瘤专题讲座会”。在开幕式上,大会执行主席、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主任王晋教授表示,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海内外的专家教授莅临指导,本次会议以“脊柱转移瘤的诊治”为主题,以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的方式,抛砖引玉,学科交叉,MDT协作,相信是一场精彩的大会。 此外,北大人民医院的郭卫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的牛晓辉教授、福建医大附一院的林11-062018
- 肿瘤防治中心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10月30日、11月1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别召开党委会、院周会专题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中心党委武少新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心党政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党(总)支部书记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了4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一是深化改革开放。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要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高标准建设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要继续推进改革,抓好改革举措的协同配套、同向共进。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市场导向作用,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要大力11-042018
- 大数据时代:徐瑞华团队构建组学数据库助力肿瘤信号通路研究近年来,肿瘤的研究与诊疗进入大数据时代,相关大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为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探索新的诊疗手段和实现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徐瑞华教授团队近年来着力于建设消化系统肿瘤的大数据平台,通过整合肿瘤临床信息、影像数据、生物样本库数据、高通量生物多组学的数据,系统地构建消化系统肿瘤大数据,并结合人工智能平台进行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该团队基于肿瘤大数据平台开展肿瘤临床诊疗的真实世界研究,探索肿瘤的精准诊断、预后预测和耐药分子机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Gut等一系列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最近,徐瑞华团队构建了蛋白质磷酸化11-0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