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06-172020
第17个世界献血日,你还在等什么!今年的世界献血者的主题为:安全血液拯救生命 口号为:献血,让世界更健康 背景链接关于世界献血日 自2004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每年的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 1998年国家为保障血液安全,维护献血者权益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这标志着我国无偿献血制度的建立。经过多年的宣传和推广,广大人民群众对无偿献血有了基本的认识。 每个献血者都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献血证,无偿献血证不仅仅是无偿献血者的荣誉证书,还是其06-162020
伴飞计划学术活动报道2020.5.9下午4:00-6:3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微创介入科与河南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在线上举行了介入学科发展经验交流会,此次交流会也是两个科室在各自双方医院支持下签署的“伴飞计划”的定期学术活动。此次会议围绕“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如何做好科研工作”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会议由本中心微创介入学科创始人吴沛宏教授担任名誉主席,范卫君主任和河南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的郭晨阳主任共同主持,吴教授对两院介入学术交流会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祝愿两科室正如“伴飞计划”项目书中所期待的那样在学科发展和人才梯队培养上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比翼齐飞,并最终通过学科的发展强大造福病06-162020- 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福音尿路上皮癌是一种可起源于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多中心性,可发生于肾盂、输尿管、膀胱以及尿道,膀胱的尿路上皮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发病率超过90%。膀胱癌是全球第九大常见癌症,2019年,全球123,000例男性病例和42,000例女性病例死于膀胱癌。在我国,中国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膀胱癌位居中国男性肿瘤发病的第七位,2015年全年新发膀胱癌74362例,膀胱癌死亡29349例。男性膀胱癌诊断病例是女性的 3 倍左右;大部分患者为 65 岁以上。早期尿路上皮癌可手术治愈,局部晚期可联合辅助治疗治愈,但尿路上皮癌发生转移后预后差,若无有效治疗,生存期约1年左右。06-092020
中肿病理科信息化转型升级之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是华南地区首个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病理实验室,秉持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确立的“三最一流”的宏伟发展目标,病理科一直力求以“精准、敬业、高效、创新”的医疗质量方针为患者及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病理服务。近年来,在智慧医疗和数字化诊疗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中心信息科、医务处及各临床科室与病理科密切配合,中肿病理信息化和数字化诊疗流程迎来了一次全新的转型升级。这不仅让诊疗流程管理更趋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更为患者及临床医务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图1:2019年5月21日,孙颖副院长带队在病理科调研信息化建设并部署工作06-042020
中肿病理科信息化转型升级之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是华南地区首个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病理实验室,秉持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确立的“三最一流”的宏伟发展目标,病理科一直力求以“精准、敬业、高效、创新”的医疗质量方针为患者及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病理服务。近年来,在智慧医疗和数字化诊疗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中心信息科、医务处及各临床科室与病理科密切配合,中肿病理信息化和数字化诊疗流程迎来了一次全新的转型升级。这不仅让诊疗流程管理更趋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更为患者及临床医务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图1:2019年5月21日,孙颖副院长带队在病理科调研信息化建设并部署工作06-042020
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中肿人布好精准防控网今年春节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的疫情警报骤然拉响,医疗部门的作为防控主战场的压力骤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里,中心领导亲自挂帅,第一时间组建了以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专家小组为运作主体的疫情防控三级组织架构,领导们细致入微地统筹着疫情防控工作,班子成员各自分工负责,各部室密切协同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本中心领导组织的工作例会达30余次,议题内容包含总体防控方案、诊疗与防控指南、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的制定与修订、设备设施和物资物料的准备、宣传动员,等等。在稳定的三级组织架构下,我中心秉承疫06-04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