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综合科举行"器官移植患者合并肿瘤"专题病例讨论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及移植后抗排斥治疗的进步,器官移植成功率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器官移植后肿瘤的发病率却在逐渐增加,由此催生“器官移植合并肿瘤”这一新兴的交叉领域。该领域有很多悬而未解的问题,对于这类患者的处理国内外尚无权威指南及系统性的研究。近年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综合科在张蓓主任、夏良平副主任等教授的带领下,收治了一批器官移植后合并肿瘤的患者,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进一步总结该领域内的问题,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综合科于12月9日举办“中肿全院病例大讨论-器官移植后合并肿瘤实例分享”,会议由何文卓博士主持。  首先,综合科陈平医生报告《器官移植前和移植后PD-1抗体
    12-28
    2020
  • 【党日活动】医务处、护理部党支部:“责”字当头、“干”字为重
           12月17日,黄埔院区试运行倒计时71天,医务处、护理部党支部组织党员前往黄埔院区开展党日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支部的协同推进作用,对黄埔院区就医全流程进行调研和研讨。  医务处、护理部党支部在黄埔院区   现场调研,优化流程        支部党员们到达黄埔院区后,分为门诊和住院两个小组,开展现场调研。门诊调研小组由门诊部庄爱华主任带队,实地走访了门诊诊室、日间输液中心、采血中心、日间手术室、候诊大厅等。住院调研小组由护理部刘莉副主任带队,对病区的标准病房、护士站、配药室、治疗室以及医护办公室、值班室等进行全面调研。       在实地调研中,来自医务管理、门诊管理、院
    12-25
    2020
  • 【党日活动】微创介入科党支部:橘子洲头追忆伟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摘要:重温革命精神,党建与业务深融合     12月11-1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在湖南省长沙举行。微创介入科党支部书记张福君教授作为本次大会主席,为了进一步加强微创介入科党支部的凝聚力,丰富党员同志们的组织生活,带领参会的全体党员、积极分子和部分群众一起前往橘子洲头开展党日活动,做到党建与业务双融合。        科普、学术先行,党建业务相融合     党日活动当天,天气虽然阴冷,但大家的心情却很好。微创介入科党支部一行人来到毛泽
    12-24
    2020
  • 病理科蔡木炎副主任荣获2020年度全国“杰出青年病理医师”奖
          2020年11月28-29日,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年会暨第十四届中国病理医师年会在陕西省西安市成功召开。我院病理科蔡木炎副主任医师荣获2020年度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杰出青年病理医师”奖。此奖项由卞修武院士倡议,自2015年设立,旨在表彰在临床病理领域医疗、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青年病理医师,具有10 年以上临床病理工作经历,年龄不超过45周岁,每年名额不超过5名。   蔡木炎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我院病理科副主任(分管科室教学与文化建设)。自2005年中山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后入职病理科,以消化道肿瘤及淋巴瘤病理为亚专科方向,病理诊断水
    12-22
    2020
  •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咽喉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湛江召开
           2020年12月11日至12日,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咽喉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粤西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头颈专业组组员会议暨喉癌、喉咽癌规范化诊治及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顺利召开。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龙、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咽喉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学奎教授、副主任委员黄晓明教授、陈良嗣教授、彭汉伟教授等出席本次大会。从事咽喉肿瘤专业的医务人员、相关专科疾病的研究人员和相关领域的管理学专家500人次左右。       本次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内容涵盖咽喉科学、肿瘤学、头颈外科学
    12-18
    2020
  • 【党日活动】放疗科第一党支部、实验研究部第三党支部:有的“放”“实”,助力学科人才建设
           12月1日,放疗科第一党支部和实验研究部第三党支部强强联和,开展以“有的‘放’‘实’,助力学科人才建设”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本次党日活动在两位支部书记钟茜副研究员和韩非主任医师、以及两个支部支委的酝酿下,基于更好开展鼻咽癌研究的共同理想,以临床基础携手合作解决问题为目标,聚焦科研合作与成果转化。两位党支部书记共同主持了本次活动。       放疗科第一党支部所在的放疗一区是以鼻咽癌诊治为主的病区,以马骏常务副院长为代表,在鼻咽癌临床研究方面的成绩享誉国内外;实验研究部第三党支部,以曾木圣副院长为代表,在鼻咽癌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马骏常务副院长讲党课    
    12-17
    2020
  • 十年登高峰,中肿专家取得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新突破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三阴性乳腺癌缺乏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对内分泌和靶向治疗均不敏感,是乳腺癌中复发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亚型。化疗是降低早期三阴性乳腺癌复发风险的主要手段,但疗效已达瓶颈。临床上急需更有效的手段进一步提高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愈率。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袁中玉、王曦、王树森等乳腺癌团队所完成的“可手术三阴性乳腺癌标准治疗后卡培他滨节拍维持的III期临床研究(SYSUCC-001)”以原创研究形式全文发表于国际顶尖医学期刊《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影响因子:45.5
    12-15
    2020
  • 病理科黄雨华主治医师关于EB病毒相关性胆管细胞癌的研究取得突破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肝脏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亚洲人群高发。近数十年,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肿瘤侵袭性强、手术可切除率低、目前治疗手段仍非常有限、患者预后差。然而,迄今为止,50%肝内胆管细胞癌病例的病因仍不清楚。       2016年6月,黄雨华主治医师确诊了我中心首例EB病毒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并观察到该病具有较为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从而开展了相关回顾性研究工作——《EB病毒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基因组学特征》。这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其博士导师、病理科主任——云径平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研究成果已于2020年11月17日在国际
    12-15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