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欢迎新中肿人!核医学科开展迎新活动
           近日,核医学科的11名医师顺利入职,为迎接新生力量、规划科室新发展、促进建设新目标,核医学科在黄埔院区开展了迎新活动。 新院区 新发展        核医学科副主任张旭和护理组长冯曲丽、博士后张晓飞等带领新同事们参观科室在黄埔院区的布局。张旭副主任详细介绍了各个办公区域、PET/CT和SPECT/CT机房配置、病房环境的情况,冯曲丽组长介绍了检查患者的就检流程及病区患者的住院流程,张晓飞博士后介绍了回旋加速器、小动物PET的环境布局。       新同事们在参观中赞不绝口,为有这样的环境设施而自豪,更坚定了要认真工作与学习,为科室和医院做贡献的决心。  张旭副主任介绍病
    08-03
    2021
  • 更新重症收治观念,合力提升抗癌效果
           第四届肿瘤重症感染临床诊治进展高峰论坛天津市第四届肿瘤重症医学大会于2021年7月23~25日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的肿瘤重症医学专家围绕重症感染、新型抗肿瘤治疗所致的重症、重症诊疗技术以及重症护理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刚教授的主旨演讲分享了肿瘤危重症病人收治的实践和思考,何新荣教授介绍了多学科协同救治肿瘤重症病人的理念。       近年来,抗肿瘤治疗新疗法新药物进展迅速,治疗效果持续提升,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可控可治的慢性疾病,肿瘤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也随之日益增多,除了脓毒症休克等常见危重症外,新型的危
    07-30
    2021
  • 热血铸大爱黄埔君接力
        如果说每个人身体里都拥有一座名为“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宝藏     那么“博爱”便是中肿人打开这座宝藏的心灵钥匙     7月27日上午,为保障临床用血,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爱逆行,用热血助力人民健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黄埔院区组织了以“抗击疫情献爱心,无偿献血暖人心”为主题的2021年度第二场无偿献血活动,近400名中肿医务人员踊跃参加,短短几个小时共献出鲜血82200毫升。   入伏的七月,骄阳似火。早上八点,离献血活动开始还有一小时,已经有不少参加献血的职工在排队等候。在献血队伍中,既有 “身经百战的老将”,也有首次上阵的“新兵”。不少职工身上还穿着工作制服
    07-29
    2021
  • 柳叶刀子刊|中肿病理科孙鹏、何洁华团队建立人工智能辅助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病理评估新方法
        近日,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在线刊发了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孙鹏、何洁华团队与生物图腾科技(Bio-totem Pte. Ltd.)联合研发的AI病理领域学术成果:A Computational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 Assessment Method Comparable with Visual Reporting Guidelines for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本研究基于国际免疫-肿瘤生物标记物工作组(International Immuno-Oncology Biomar
    07-21
    2021
  • 病理科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复评现场评审
        撰文:孙鹏;摄影:赵现廷、孙骐;审核:曾敬、云径平     2021年7月16-18日,中肿病理科迎来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ISO15189医学实验室复评评审的现场评审。本次评审专家组由易祥华教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徐宁教授(广东省中医院)、闫庆国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梅平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及付尧教授(南京鼓楼医院)组成。专家组围绕病理科体系管理、组织和细胞病理、免疫组化及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依据现行ISO 15189准则要求展开为期三天的严谨细致、公平公正、严肃认真的核查评审工作。   15号晚上,从四面八方赶来下榻宾馆刚刚放下行李就在
    07-21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