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向党,庆百年华诞——ICU共青团观影《中国医生》

2021-10-13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2020年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南重镇武汉悄然爆发,疫情迅速肆虐全国。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党委立即响应党中央号召,快速组建了援鄂医疗队,以ICU技术骨干为主力,携带重症监护设备、呼吸机和防护物资,飞往武汉,进驻协和西院重症医学科。面对危重、易变、复杂的新冠危重病人,我们中肿的勇士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协力的国家青年文明号精神,在那连续、紧张、无法松懈的工作中,守护着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战斗了60个日日夜夜,圆满完成了援鄂的艰巨任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部分共青团员,火线入党,历炼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



       《中国医生》正是根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真实事件改编的重磅电影,以武汉医护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白衣逆行者在这场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战役中纷纷挺身而出,争分夺秒,不顾自身安危守护国人生命安全的震撼故事。影片以最温柔的方式,把医务工作者的经历展现在银幕上,让更多人了解医务人员这个群体,他们不是神仙,不是机器,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是一个个有专业、有温度的普通人。影片上映以来,获得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美丽,此时此刻不是身材,而是一层层厚重的防护服下的身影,不是颜值,而是一个个写在防护服上优雅的名字。


       是的,正是这些美丽的身影,为今年盛夏的花城再绘感人的画幅。面对我省突如其来的境外输入关联本土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重症医学科在科领导的带领下,第一时间响应中心党委的指示,快速集结,披甲上阵,放弃了难得的休息时间,加入到新冠疫苗接种及核酸采样的队伍中,再次充分展现了ICU国家青年文明号的激情、奉献和担当。




       从小区到学校,从医院到街道,无论骄阳或暴雨,从白天到黑夜,到处可以看到我们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ICU人忙碌而专业的身影。渴了,忍住;累了,顶住;病了,扛住。护理组长黄妙环同志就是我们ICU人的一个闪亮的缩影,由于多天连续奋战于社区新冠疫苗接种一线,在一次酷热的天气里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中暑表现,她缓解后轻描淡写地笑笑说:“不就是个中暑嘛,没事,明天可以继续”。这就是我们ICU国家青年文明号“普通”的一员啊!




       夏天的酷暑终归转清凉。在美丽的南粤大地,广大医务工作者们日夜值守、全力奋战,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以最严标准、最严要求、最严责任,终于用最短时间打赢了我国内地与新冠病毒德尔塔、阿尔法变异株的首次正面交锋,有效防止疫情传播扩散,维护了建党百年大庆的良好氛围。

       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仍需继续。为了激励重症医学科青年团员、青年文明号号手们坚守初心使命,践行医者担当,加强政治站位,以一流业绩仁心,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我科团支部组织科室青年团员及青年文明号号手,共同观看《中国医生》。




       观影活动结束后,我科参与援鄂的魏川同志不由自主的感叹:“《中国医生》真实再现了医务工作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逆行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的英勇拼搏的场景,体现了医务工作者不怕困难,舍身忘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精神,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青年团员们纷纷对影片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团支部能够组织这种形式的观影活动,非常有意义。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非常辛苦,但是大家都坚持下来了,并且做得非常好,向他们致敬!”“影片真实地体现了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医院管理团队的工作场景,也体现了国家政府层面对医务工作人员的支持。看完后非常震撼,也感到十分自豪,作为新一代医务工作者,何其有幸,我们有能力担起责任,为百姓健康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团支部书记陈敏同志在观影总结表示:“我们重症医学科是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我们青年团员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坚决服从中心党委的要求和医院工作的大局,继续发扬迎难而上,使命必达,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自觉遵守中心的疫情防控纪律,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青春向党,不负韶华,让我们永远保持国家青年文明号的强大战斗力与执行力!”
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


文 :郭  洋


图 :吴天新


周宏玲 


编辑:黄火珍


审核:陈 敏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