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有温度才有准确度——浅析冬季PET/CT检查与保暖(核医学科 龙文) 时值冬季,由于我科检查室有暖气,很多在我科行PET/CT检查的病友都不会携带保暖衣物进去准备检查。殊不知,这种做法有可能会影响PET/CT的图像输出质量,严重者有可能影响PET/CT报告的准确度。其罪魁祸首,便是一种被称为棕色脂肪的组织。 人体内主要存在两种脂肪组织:白色脂肪和综色脂肪。前者主要作用是储存能量和通过机械缓冲作用保护内脏器官,而后者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热量。棕色脂肪是人体内非战栗性产热的主要组织,在新生儿到儿童期是维持体温的重要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退化、消失。成年人体内的棕色脂肪虽然活性较低,在低温刺激时仍能被活化以提供热01-202017
- 肝脏弥漫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新进展附件下载:肝脏弥漫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新进展01-162017
- 第一届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会议在花都隆重举行2016年11月11日至12日,在这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繁花似锦的美丽花都,由广东省抗癌协会、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影像科承办的“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肿瘤影像专术研讨会、头颈部肿瘤影像学新进展研讨班(项目编号2016-09-01-153 国)”在广州花都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开,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党委书记武少新先生,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周纯武教授,广东省抗癌协会秘书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杰青曾木圣教授,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谢传淼教授以及来自北京、01-092017
- 面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让你不再谈癌色变根据美国国立癌症数据库的统计,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6年已占到恶性肿瘤的第8位,约3.8%的新发癌症病例是甲状腺癌。在国内,由于体检逐渐受到重视,和超声技术的发展,通过体检诊断甲状腺癌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并呈年轻化、家族化的趋势。那么,我们普通民众对甲状腺癌应该有什么样的了解,才能在家人或朋友不幸罹患甲状腺癌的时候,给他们提供正确的建议,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呢? 1、什么是甲状腺癌?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位于颈部气管前方,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机能的维持都有重要作用。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它包含了多种病理类型,如乳12-282016
- 血液连接你我——2016年度我院员工无偿献血活动纪实(体检中心王奕敏 陈玲玉报道) 2016年12月22日,我院红十字会积极响应市献血办号召,在预防医学部体检中心 (青菜岗院区)举办全院职工一年一度的无偿献血活动。 早上七点多,体检中心大堂灯光明亮,排满了长龙。迥异的心境,跳跃的节奏,共同构成了现场统一的主旋律——奉献爱心,收获快乐。无论是现场的工作人员,还是参加献血的职工,都对现场近乎火爆的场面感到惊讶和欣喜,表现出的热烈程度远远超过血液中心工作人员的预想。 在献血现场,随处可见我院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她们耐心地向前来献血的职工介绍整个流程,解答、引导,并且为大家准备了红糖水及面包,并用风趣的解答缓解部分人的紧张情绪,忙12-232016
- 走进核医学科特殊防护病房,了解其“特殊与神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核医学科病区是放射性核素特殊防护病房,位于2号楼4楼东面,拥有辐射防护观察病房3间,床位8张,于2015年8月3日试运行,至今运行平稳,已收治病人340 人次,主要收治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予以碘-131(以下简称131I)内放射治疗。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131I内放射治疗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三者结合,外科手术是第一步。甲状腺癌按病理类型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四种类型,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只在甲状腺组织聚集,而很少或不被其他组织摄取。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一般都保留了正常12-222016
- 我院超声科研究项目在北美放射学年会上亮相2016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102届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在美国芝加哥隆重举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超声科2015年及2016年参与主持的两项乳腺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大会的口头发言及电子壁报交流机会,这是我中心超声科在北美放射学年会的首次亮相。林僖副教授代表研究团队应邀在乳腺分会场上发言,题目为“Assessment of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in the Ultrasonic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in Chinese Patients: The BE3 Multicenter Study12-1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