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质疏松?带您了解骨密度检查

2017-01-20

(核医学科 庞春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年龄增长所致的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而出现的骨质疏松症已成为现代社会无声无息的流行病。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目前最有效的骨质疏松症评价和骨折风险预测指标。
 

 

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1)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与性别相关:女性的骨质疏松不仅比男性多,且出现得也较早。女性在绝经后便出现骨量丢失增加,骨量每年约以5%的速度递减,尤其是停经过早或双侧卵巢切除后的妇女,其体内骨丢失的时间将会提前。统计资料表明,女性一生中将丢失1/2 的松质骨及1/3的密质骨,50岁以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要比同龄男性高出2倍或2倍以上,发病的时间也较男性提前10年。

(2)与年龄相关:老年人内分泌功能减弱,以及机体活动能力降低等因素易导致骨组织数量减少。

(3)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在地理分布上虽有不同,但明显与人种有关,黑色人种中发病较少,最多的是白种人,其次是黄种人。在气候较冷的地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比气候暖和的地区高,城市居民比农村及山区居民高,高原地区比沿海地区高。

(4)酗洒、嗜烟、长期过量饮用咖啡和节食挑食以及营养不良,加上体格瘦小、劳动强度不足、体育锻练少等因素,都会促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增高。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及预防

骨质疏松症患者易于发生骨折,多见的是股骨颈,脊柱和桡尺骨这三个部位的骨折。该疾病的发展是悄无声息地进行,患者往往早期并无任何的不适症状,有的甚至发生了骨折仍没觉察到。当老年人出现了驼背、身高变矮、腰背痛等症状时,有可能是椎体压缩性骨折所致,也有可能是椎骨的微小骨折。因此若能早期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预防骨折发生,将给众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下图是我科引进的GE lunar iDXA双能X线全身骨密度测量仪,是目前最先进、设计最完善、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骨密度测量仪。该款设备具有极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健康、亚健康人群的体检、普查;病理人群的骨质疏松临床诊断和髋骨骨折风险的预测;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疗效监测及科研工作。

 

 

骨密度检查重点人群

以下人群可考虑做骨密度检查

(1)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

(2)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者(绝经后、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3)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病史者。

(4)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者。

(5)X线显示骨质疏松改变者。

(6)接受骨质疏松治疗需要进行疗效监测者。

(7)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状腺亢进等)或服用可能影响骨矿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等)者。
 

骨密度检查注意事项

(1)一般情况下,使用激素的患者,每隔半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如果要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如何,每隔一年检查一次。

(2)双腿有骨折或有做关节置换术,不建议做骨密度检查。

(3)由于该项检查有微量辐射,孕妇禁止接受检查。

据相关数据显示,骨质疏松症现今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因此建议每位成年人都做个骨密度检查,了解自身的骨量情况,若发现骨量减少,则可以尽早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摄入足够的钙,必要时及时就医采取药物干预。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