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 中山大学肺癌分子靶向治疗5010项目启动2016年6月1日,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一区学习室召开了“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吉非替尼一线治疗ⅢB-Ⅳ期EGFR基因突变型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探索性临床研究”启动会。据悉,该项目是今年获批的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研究5010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为临床研究部赵洪云副教授。 张力教授主持会议,由赵洪云副教授介绍研究方案。赵教授强调,对于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EGFR-TKIs和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是一种值得探索的全新治疗模式,本研究又创新性的采用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与EGFR-TKIs联合,临床应用方便、可行。内科邹本燕科护士长、I期07-272016
- 【党旗领航】支部书记在援疆---卢震海:一次援疆一生情【卢震海】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来新疆也有一年了。年轻人喜欢憧憬未来,老年人往往回忆过去。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类的人,然而,那一年,人在喀什,总有很多很多的记忆碎片深深地刻在脑海里,临近到喀一年的日子里,眼前总会不经意地漂浮出蒙太奇式的援疆情景。 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一样,2015年8月26日,晚饭后医院的领导和科室的同事到我家楼下了,一起送我到机场和大部队集合,耳边的嘱咐最多的就是要注意安全,平平安安!心情有些复杂,离别时带着依依不舍的情绪。在进安检前最后的送行线前,同行的唯一一位女队友和她四岁的女儿道别,女儿哭得撕心裂肺,断断续续的说:“我要妈妈,我想妈妈……”飞机昂头飞向蓝天07-262016
- 【党旗领航】“两学一做”走进离退休党支部自从今年五一前后中心党委向各党支部布置了开展学习党章党规、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合格的共产党员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以后,离退休党支部在陈小君书记的带领下,支委会在5月11日马上召开专题会议,根据两学一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贡献有作为四个专题,安排了四位支委同志分别担任其中的一个学习内容的讲党课任务。 6月15日,陈书记带头讲了《讲政治有信念》第一个专题,从“两学一做”的意义、主要内容、正确认识党章及其作用、党的性质、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四项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讲解。7月20日组织委员李丽容同志讲了第二个专题,《讲纪律,有规矩——认真07-262016
- 中国科学家再次发现新的鼻咽癌易感基因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益新院士和贝锦新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北京医院、北京蛋白组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加坡基因组研究中心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鼻咽癌遗传学研究,发现了两个新的鼻咽癌易感基因(TERT/CLPTM1L和CIITA),成果于2016年7月20日在线发表于遗传学领域专业杂志《人类分子遗传学》(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鼻咽癌是多发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又被称为“广东瘤”,高发于我国南方广东、广西、湖南、香港、澳门等地区。临床研究表明,早期患者总体疗效好,五年生存率达90%;而绝大部分患者07-252016
- 肿瘤防治中心党委学习组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心办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初对毛主席于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有一段批示,“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这段讲话总结了党委会工作的一般规律,是一个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能力的光辉文件。弹指六十七年过去了,这篇文件的基本思想历久弥新。至今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把这份文件、这篇文章纳入‘两学一做’的学习内容,各级党委班子成员一定要重温毛泽东同志的这篇著作,学习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学习和掌握其中蕴含的政治纪律和规矩,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加强改善党的领导。” 7月15日,中心党委召开党委中心组专题学07-192016
- 第二届儿童淋巴瘤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儿童淋巴瘤巡讲会召开第二届儿童淋巴瘤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儿童淋巴瘤巡讲于2016年7月9日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3楼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儿童肿瘤科的Cesar A. Nunez教授、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儿科血液/肿瘤专科的蒋国诚教授、北京市儿童医院血液科的张永红教授、中山大学附第一医院儿科的罗学群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的方建培教授、北京市儿童医院血液科的吴敏媛教授以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从事儿童淋巴瘤化疗、病理、分子诊断和影像学检查的多位专家、教授,分别做了精彩的大会发言,并参与儿童淋巴瘤典型病例MDT的讨论07-192016
- MDAnderson癌症中心儿童肿瘤专家Nunez教授访问我院第二届儿童淋巴瘤学术研讨会暨2016 年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儿童淋巴瘤巡讲于2016年7月9日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举行,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儿童肿瘤科的Cesar A. Nunez教授受邀参加本次会议。会议前夕,Nunez教授在儿童肿瘤科孙晓非教授和甄子俊教授的陪同下参观我院,并到儿童肿瘤科进行深入交流。 Nunez教授的专业特长重点在于儿童白血病/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临床研究经验丰富,其到访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儿童白血病/淋巴瘤诊治的一些新视野。在儿童肿瘤科访问期间,Nunez教授与全体儿童肿瘤科医生一起查房,讨论病情。我科医生兴致高昂,争先恐后地与07-192016
- 超声心电科与斯坦福大学合作研究发表在CancerResearch上【超声心电科】 基于肿瘤血管生成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抗血管生成治疗与化疗的协同使用显著延长了部分类型肿瘤转移患者的生存期,但疗效早期评价难是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 超声分子影像学近年发展非常迅速,是通过在超声微泡的外壳上带上特异的分子探针来达到分子显像,由于能定量评价表达于病变组织的特定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的早期评估。带着前述研究问题,我科周建华副主任联系了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腹部影像学主任Juergen教授,在国家留学基金的资助下前往斯坦福大学分子影像部开展合作研究,充分利用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条件和Juerge07-15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