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 我中心赵明教授团队在《Gut》和《JournalofHepatology》上相继发表进展期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原创性成果
      原发性肝癌早期难以发现,发现后往往进展迅速,被称为“癌中之王”。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俗称:乙肝”--感染大国,部分患者会因治疗不当导致疾病逐渐加重为乙肝肝硬化,最终转变为肝癌。虽然近20年来乙肝疫苗接种和抗乙肝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每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约78万,其中约一半以上发生在我国。其中,以进展期肝细胞癌居多(25%-70%),死亡率居高不下,未经治疗者生存期约为3~4个月。   当前,索拉非尼(多吉美,一种口服靶向治疗药物)是我国和国际权威指南推荐用于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的标准方法,可以将生存期延长到6.5~11个月左右,但随着10余年的临床使用经验和研
    04-08
    2018
  • 肿瘤防治中心召开传达学习2018年中山大学春季工作会议精神报告会
      4月4日上午,肿瘤防治中心召开传达学习2018年中山大学春季工作会议精神报告会。会议旨在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好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中心“三最一流”建设,为早日实现世界一流癌症中心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肿瘤防治中心全体党政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大PI等人员参加了会议。   徐瑞华院长首先传达了罗俊校长在春季工作会议上的大会报告精神。罗校长在报告中强调,对新时期的中大新的定位、新的格局和新的观念需要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在定位上,中大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作为战略方向定位,将“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作为战略目标定位,将“三步走”作为战略路线定位,将“综合性、
    04-04
    2018
  • 中心林桐榆、宋立兵教授同时囊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月26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李希主持会议,省长马兴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省政协主席王荣出席会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梅开二度,林桐榆教授领衔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个体化诊治策略的创新和引用”项目、宋立兵教授领衔“食管鳞癌肿瘤微环境的调控机制及其功能研究”的研究成果同时斩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据了解,2017年度省科技奖共246项(人),其中突出贡献奖2人,特等奖1项、一等奖30项。获奖项目充分体现了我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林桐榆:医学的本质是开放共
    03-27
    2018
  • 徐瑞华教授团队实现晚期肠癌化疗新突破,改写国际指南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瑞华教授领衔的中日韩研究者团队开展了一项针对一线治疗失败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大型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AXEPT研究(研究号NCT01996306),旨在探讨改良的双药联合方案(卡培他滨+伊立替康,简称XELIRI)的疗效及耐受性。该研究首次证实改良的XELIRI有效且耐受性良好,并于近日通过快速发表通道(从投稿至文章接收仅1个月)在全球顶级肿瘤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在线发表(最新影响因子33.9分)。                                                                              
    03-22
    2018
  • 韩非教授团队建立局部复发鼻咽癌再程放疗的预后模型成果发表于《临床肿瘤》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我国华南地区,起病隐匿,早期不易被发现,患者就诊时多属晚期。  随着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为代表的精确治疗应用于临床,原发鼻咽癌的疗效有了显著的提升,5年总生存率可达80%以上,这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可谓是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绩,这也是我国几代临床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成果。目前,仍有10-20%的患者出现鼻咽或颈部的局部复发,复发后的再治疗仍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除少数早期病例可以选择手术外,大多数局部复发鼻咽癌需接受再程放疗以期望达到治愈目的。鼻咽癌再程放疗一方面能获得较好的肿瘤控制,另一方面又因为不可避免的放疗后遗症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严重
    03-22
    2018
  • 麦海强教授团队研究出治疗鼻咽癌的等效低毒新方案,在国际顶尖肿瘤学专业杂志《theLancetOncology》(柳叶刀.肿瘤)在线发表(最新IF33.9)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麦海强教授团队牵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冬平教授团队,共同开展了一项“奈达铂对比顺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非劣效、开放的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研究号NCT01540136),首次证实奈达铂可以替代顺铂同期放化疗,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了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毒副反应,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该研究结果于2018年2月28日在国际顶尖肿瘤学专业杂志《the Lancet Oncology》(柳叶刀.肿瘤)在线发表(最新IF 33.9)。麦海强教授及陈秋燕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唐林泉博士、陈冬平教授、郭灵教授、莫浩元教授、黄莹副教授及郭姗姗博士为共同第
    03-22
    2018
  • 我中心血液肿瘤科吕跃主任当选为广州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在2018年3月9日刚刚结束的广州抗癌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血液肿瘤科吕跃主任荣幸的当选为广州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广州抗癌协会是直属于中国抗癌协会的专业协会,作为肿瘤学科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抗癌协会的一员,广州抗癌协会旨在团结和动员各学科的肿瘤科技工作者,促进肿瘤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抗癌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肿瘤科技人才的成长,为我国人民身体健康服务。血液科报道
    03-16
    2018
  • 第七届中美神经肿瘤联合会议召开
      由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委员会及美国神经肿瘤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美神经肿瘤联合会议于2018年3月9——10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圆满召开,本次会议的中方会议主席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陈忠平教授。大会有幸邀请到美国神经肿瘤协会创始人、美国神经外科泰斗,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Mitchel Berger教授,以及来自John Hopkins大学神经外科脑肿瘤免疫治疗负责人Michael Lim教授。会议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知名院校及医院从事神经肿瘤诊疗与研究的300余位代表参会。  本次会议以胶质胞瘤为专题,内容涉及分子病理诊断、手术、化疗及免疫治疗。其中,香港中文大学的讲者吴浩强
    03-16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