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关于“新型高精度PET分子探针技术”作价投资项目的公示“新型高精度PET分子探针技术”涉及的“肿瘤靶向多肽及应用”等三项发明专利和一项PCT国际申请专利为中山大学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同拥有。根据《中山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中大科研〔2020〕25号)以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肿瘤防治〔2021〕170号)的规定,该项目已经中山大学校长办公会以及中心院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将曾木圣等人完成的“新型高精度PET分子探针技术-‘肿瘤靶向多肽及应用’等三项发明专利和一项PCT国际申请专利所有权”的作价投资事宜予以公示: 经使用天眼查软件系统查询,发明人与投资方及项目公司均不存11-172022
新局势,新契机,中肿病案全面出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案统计科成立于2014年6月,成立之初便承担着医院病案管理、医疗信息统计与分析、出院患者随访和面向医院医、教、研和职能等科室的医疗资料检索等各项工作。伴随中心近年来的发展,病案统计科也不断谋进取,求突破,开拓全新工作模式,打破与临床业务科室的沟通壁垒。从被动的病案资料接受者向主动的病案数据质量管理者转变,从医疗数据的提供者向管理决策制定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转变。 2021年3月黄埔院区启用,病案统计科双院区运行模式开启。2022年2月,越秀院区升级改造,病案统计科一周内完成所有纸质病历,大型设备,人员以及办公室的迁址工作,期间保证所有日常病11-142022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23年招聘启事千呼万唤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2023年招聘岗位来啦 快拉上你的小伙伴 一起来看看吧 医教研、护技药、职能部门职位总数304 中肿“职位”等你来 常年招聘岗位 招聘程序 1.网上报名:应聘者登陆中心主页(http://www.sysucc.org.cn/)“招聘招标”-“诚聘英才”-“注册账号”-填写“我的简历”,简历填写完毕并提交后,在“招聘岗位”栏“申请职位”。 2.筛选简历:人事处、用人科室筛选简历,通知入选者面试。 3.第一次面试:应聘者按通知参加用人科室面试。 4.第二次面试:应聘者按通知参加中心面试。 5.体格检查:通过面试者按通知进行体检。11-112022
刘万里教授当选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检验与伴随诊断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主任委员10月18日,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检验与伴随诊断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以线上视频的方式召开,中国抗癌协会王瑛秘书长、组织部王宇部长及第二届委员会全体委员参与换届会议。经过全体委员投票选举,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检验科主任刘万里当选为临床检验与伴随诊断专业委员会新一届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组织部王宇部长主持专委会换届会议 线上会议中,宋现让教授对第一届委员会工作进行回顾。自肿瘤临床检验与伴随诊断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一直践行协会宗旨,规范我国肿瘤临床检验,推广普及新技术,促进肿瘤检验人才交流,推动检验医学领域的发展,提高我国肿瘤筛查的总体诊治水平和学术水平,积极带10-242022- 10-212022
中肿牵头主编新教材!《临床研究方法学(2版)》编委会议在中肿召开2022年9月22日下午,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临床研究方法学(2版)》编委会议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顺利召开,此次编委会采取了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形式。该教材主编为李济宾(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晋昕(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洪明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本次编委会的参会人员包括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山东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及医疗机构的22名编委,以及科学出版社首席策划胡治国和科学出版社编辑王锞韫。同时,主编单位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王庆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科教处处长周昕熙出席本次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临床研究部李济宾副研究10-172022- 10-162022
- 10-1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