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中肿临床研究日间治疗中心开张2018年6月19日上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临床研究日间治疗中心在2号楼3楼正式开张运行,顺利完成了“日间化疗病房功能转为临床研究日间治疗中心”的过渡工作。 临床研究日间治疗中心开业合照 洪明晃主任、张力主任表示,临床研究日间治疗中心的开设属国内首创,代表着我中心临床研究发展的生机和创新,是我中心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集体智慧的体现。临床研究日间治疗中心的顺利运作将大大缓解目前临床研究床位紧张的难题,为推进临床研究发展创造空间。主任们也寄语临床研究日间治疗中心的同事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取把治疗中心打造成医院的品牌。 临床研究日间治疗中心的设立是执行中心党政联席会议有关“日间06-212018
- 首届广州国际遗传性肿瘤高峰论坛暨广东省抗癌协会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众所周知,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是公众甚至多数医务人员对于遗传性肿瘤的认知仍然十分有限。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引入和大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现代医学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精准医疗是我们今天以及未来医疗的主题词。为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对于遗传性肿瘤的认知,促进国内外遗传性肿瘤研究的交流,最终更好地开展精准医疗,2018年5月26日,由我中心牵头的广东省抗癌协会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广州远洋宾馆举行。 我院结直肠科丁培荣主任医师当选第一届广东省抗癌协会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贝锦新教授当选候选主任委员,姚和瑞、李勇和王小忠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06-212018
- 【两学一做】老教授协会:学习十九大激情唱讲谈6月8日上午,老教授协会和人事处共同组织中心的退休老教授们以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召开座谈会。会议由老教授协会主席胡伟汉教授主持。 首先,中心党委武少新书记做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的《新时期 新作为》报告,武书记向在场的老教授们传达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传达了中山大学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重要精神,并紧密结合中心发展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中心发展的 “三步走”战略以及进军世界顶尖的癌症中心的宏伟目标。武书记还提出了“四新”希望,希望老教授协会能够搭建“老有所学”新平台,迈出“老有所养”新路子,拓展“老有所为”新领域,再谱“老有所乐”新篇章06-142018
- 教育部科技委生物与医学学部2018年工作会议在广州顺利举行2018年6月8日,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生物与医学学部2018年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会议现场 会议由教育部科技委生物与医学学部主任李兰娟院士主持。教育部科技司明炬副巡视员、教育部科技委副秘书长朱小萍副巡视员、生物医学学部常务副主任金力院士、副主任王晓民教授、学部委员邓子新院士、陈义汉院士、侯凡凡院士、乔杰院士、许能贵教授、沈洪兵教授、颜光美教授、张灼华教授、张辰宇教授、夏宁邵教授、马兰教授、王峥涛教授、吉训明教授、孙东教授,以及学部委员、我中心主任徐瑞华教授、我中心党委书记武少新研究员等50多人参加了本次06-142018
- 央视科学纪录片《外科200年》栏目组到中肿拍摄2018年6月4日至7日,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手术200年》栏目组首次来到中肿拍摄。 《手术200年》是CCTV-9纪录频道立项、中央新影集团科技节目部特别制作的纪录片,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展现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科学纪录片。全集共八集,我中心负责协助剧中众病之王“癌症”相关剧情的拍摄。中肿张兰军教授应邀接受采访并协助录制视频。 6月4日,节目组石岚导演一行来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二区医生办公室与胸科主任张兰军教授沟通协商拍摄事宜。 罗孔嘉医生为病人进行磁导航引导下肺结节定位取活检手术。 张兰军主任就磁导航原理进行详细讲解。 定位完成后张兰军教授、林勇斌副教授06-132018
- 06-122018
- 自然指数出炉:中肿位列全球癌症中心第七,全国专科医院第一6月7日,由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机构编制的2018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 Index 2018 Annual Tables)正式发布。自然指数的分析基于前一年各科研机构在《自然》(Nature)系列期刊、《科学》(Science)、《细胞》(Cell)等68种权威自然科学类期刊上发表的研究型论文数量进行计算和统计,它追踪了约6万篇优质科研论文的作者单位信息,涵盖全球2万多家科研机构。2018 年自然指数的统计时间范围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 年12月31日,它全面衡量了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以及产业机构的高水平论文06-112018
- 【中肿好声音】张兰军、杨浩贤教授分别在欧洲胸外科年会上荣获学术大奖第26届欧洲胸外科年会于5月27日-30日在美丽的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尔雅那举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兰军教授荣获了本届年会胸壁疾病领域的ESTS-Medxpert 奖、杨浩贤教授荣获胸部肿瘤领域的 ESTS/AATS Graham基金奖,再次在国际学术舞台发出了中肿好声音! 在本届欧洲胸外科年会上,张兰军教授向国际胸外科同行介绍了所在团队的一项关于“新型生物材料人工肋骨及胸膜重建巨大胸壁缺损的长期植入研究”研究成果,该项报道作为最佳摘要荣获了本届ESTS年会胸壁疾病领域的ESTS-Medxpert 奖,张兰军教授也是该项荣誉的首位华人获得者。 张兰军教授 与此同时06-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