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致敬.党员】中肿党员专家新疆医疗帮扶纪实10月7日晚9时许,南航CZ6801航班缓缓降落在新疆喀什机场,当全国人民仍沉浸在国庆假期氛围中,肿瘤防治中心的党员专家们已经历近九个小时的航程,飞赴这座祖国边陲的西域古城。 中肿党员专家一行抵达喀什 横跨神州大地,广州秋风渐起,新疆已是万山红遍、秋色无边,党员专家们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带着先进的临床医疗理念、技术,带着医者责任担当,带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使命走进了新疆。 本次是中肿首次集结多专科团队赴新疆开展集中对口医疗帮扶,短短五天行程中,党委武少新书记带领来自内科、头颈科、胸科、结直肠科、妇科、核医学科、病理、护理、临床研究、信息工程10-172018
我中心传达中大2018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10月15日下午,肿瘤防治中心党委召开落实“两个责任”工作例会暨支部书记2018年第四季度会议,会上中心党委武少新书记传达刚刚闭幕的中大2018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中心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总)支部书记和部分支委出席会议。 武少新书记传达学校2018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武书记首先传达校党委陈春声书记的专题报告精神。陈书记结合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回顾和总结了学校过去三年党建、思政和意识形态工作成绩和不足,提出了开展下阶段工作意见。陈书记强调,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论述,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把握和运用好教育规律,立德树人;要加强和改10-172018
【喜讯】王风华教授出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2018年10月12日,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肿瘤靶向技术指导中心年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齐聚钱塘,共话肿瘤靶向治疗。 同日下午,举行了肿瘤靶向治疗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国抗癌协会委任我中心王风华教授为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大会民主选举了副主任委员6名。我中心王峰副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黄鼎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邱红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曲秀娟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石燕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第一10-152018
重症医学科召开国家级青年文明号评审复核工作会2018年9月30日下午,重症医学科召开了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第三次国号评审复核准备工作会。 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重症医学科于2012年获评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创国号六年来,重症医学科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全体号手的共同努力下,顺利的通过了2014年及2016年两年一次的国号评审复核工作。今年,重症医学科将迎来第三次国号评审复核工作。本次迎审准备会议由马刚主任主持,钟梅同志为大家解读并部署2018年国号复审工作。 青年文明号是重症医学科的一个标志,也是我院的标志。“青年文明号”寄托了我们的光荣与梦想,在青年文明号的指引下,重症医学科以“双赢,双新,双升”为目10-122018
肿瘤防治中心贾卫华教授团队遗传研究新突破:发现放射性脑损伤易感基因10月8日,贾卫华教授团队关于“发现放射性脑损伤易感基因”的遗传研究成果于国际著名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在线发表。贾卫华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王曈旻,沈国平,陈明远,张江波,孙颖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是首个放射性脑损伤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也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放射性脑损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研究背景 放射性脑损伤是脑部放疗肿瘤患者(包括鼻咽癌、原发脑肿瘤和脑转移瘤)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相比于脑部肿瘤患者,鼻咽癌患者生存期更长,同时能排除脑部肿瘤对疾病诊断的影响,因此鼻咽癌是更适合研究放射性脑10-112018
【支部风采】实验研究部党总支上党课:如何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升级版”2018年9月26日,实验研究部党总支朱孝峰书记深入浅出、激情洋溢地为实验研究部党总支的全体党员讲党课,重点阐述了如何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升级版”。 此次党课讲座以《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为切入点,讲解了如何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升级版”。 党员们:再识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后,很快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体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我国基础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通过学习,党员们再次明确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是国家10-112018
2018年广州乳腺癌论坛举办2018年8月31-9月1日,“2018年广州乳腺癌论坛暨第四届广州乳腺癌内科治疗学习班暨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广州举办,本次会议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本次大会由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GASTO)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抗癌协会华南乳腺癌临床研究协作组共同承办。我中心内科王树森、袁中玉和史艳侠三位教授担任本次大会的共同主席。来自广东、广西、福建、湖南、重庆、湖北、四川、甘肃、云南、海南、北京、浙江等省份的33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大会设置了多个专场,分别是:临床试验专场、临床技能切磋专场、乳腺癌病例多学科10-102018
徐瑞华团队最新胃癌研究成果:基于液体活检技术监测曲妥珠单抗耐药、揭示分子机制中国是胃癌的高发病区,《2017年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指出胃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二位。胃癌高发年龄在40岁到50岁的壮年时期,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因为我国胃癌早期诊断率低,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目前,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化疗(包括靶向治疗)。 HER2阳性胃癌是胃癌的一种亚型,该类患者预后差,接受单纯化疗方案后疾病控制时间不超过6个月。既往研究表明在单纯化疗基础上联合曲妥珠单抗这一靶向药物可显著延长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但是,曲妥珠单抗用于胃癌治疗存在疗效有限和快速耐药的问题,且胃癌具有高度复杂的异质性。因此,09-302018